清宣统元年(1909)度支部奏定。共四章十二条。主要内容为规定清理财政的目的、方法、步骤、设员分职、明确职务及权限,以划分国家地方经费为清理之要领,以编定预算、决算、清册为清理之归宿。清理财政处设提调
档案名称。清代军机处档册。内容为奏折、上谕等件的摘要,每两年合编为一部,每部有八册,装订如书本式。其第一册分特旨、寄信、电旨、明发、恩赏、补署出差、祈祷谢降等七门;其第二册为京内各衙门;其第三册至第七
即“无终”。
1082—1149金燕京(今北京)人,字公美。辽天庆进士。补右拾遗,转史馆修撰,累迁乾文阁待制。入金,加卫尉卿,知制诰。天会四年(1126),出使高丽,次年,迁翰林侍讲学士,改礼部尚书,监修国史。熙宗
元至元十八年(1281)升叙州置。治宜宾县(今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自贡、富顺、南溪、高县等市、县地。明洪武六年(1373)改为府。
后(後);953—973即柴宗训。五代后周皇帝。公元959—960年在位。世宗柴荣第四子。生于澶州(今河南濮阳)。初封梁王。七岁即位。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等禁军将领拥兵自重,伺机夺权。显德七年(960),
?—1044北宋大名馆陶(今属河北)人,字圣源。第进士。历监察御史、开封府推官,数知州、军、府及都转运使。对时政多所建白,曾请罢河北监牧所占地为屯田,引漳河灌溉淤田,教河北强壮民兵以渐代禁兵。为泾源路
北魏时鲜于修礼年号(526)。
书名。唐杜甫撰。甫曾官工部员外郎,故以名集。原名《杜甫集》,六十卷,已佚。宋王洙、王琪等广采诸本,重新编补,镂版流布,题《杜工部集》,二十卷。南宋以后,翻刻、补遗、增校、注解、批点、集注、分类、编年、
战国时人。善言辞而无实际行政经验,魏王任之为相,致使魏国危亡。见《韩非子·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