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看守军

看守军

军种名。元代军队之一。从宿卫诸军中调拨卫士组成,用以守卫京畿粮仓、天子府库、供奉先帝遗容的影殿及太庙墙垣等处。看守军士中也有一部分是不属于宿卫系统的一般军士。

猜你喜欢

  • 淮安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显州置。治比阳(今泌阳县)。辖境约当今河南泌阳、桐柏、社旗三县地。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显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唐州为淮安郡。

  • 南宋石经

    又称宋高宗御书石经。在今浙江杭州市孔庙内。南宋初刻石,高宗赵构和吴皇后所书,皆正楷。有《周易》、《毛诗》、《尚书》、《春秋左传》、《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孝宗淳熙四年(1177),在太

  • 金珰

    汉代皇帝近侍的冠饰。经常与貂尾并用,称作“貂珰”。《后汉书·舆服志》,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后汉书·朱穆传》李贤注:“珰,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南朝宋以来,王公贵臣加侍

  • 义理之性

    亦称天地之性、天命之性、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相对。以仁、义、礼、智等封建义理为人之本性,故名。

  • 钟(鍾)嗣成

    元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后徙居杭州。字继先,号丑斋。科举不中,居家写作。文宗时著《录鬼簿》二卷。所作散曲套数、小令甚多,现只有部分作品散见于《朝野新声》、《太平乐府》、《雍熙乐府》等曲集中。明无名氏编

  • 阳和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在今山西阳高县。属山西行都司。宣德元年(1426)移高山卫来同治。城南有关,关西又筑连城,为北边雄镇。《明史·英宗纪》:正统十四年(1449),“边帅朱冕与瓦剌战于阳和”

  • 粟米之征

    战国赋税类别之称。《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粟米”,泛指粮食,凡以粟米为形态的各种税收赋敛,皆可谓粟米之征。

  • 乌长

    见“乌秅”。

  • 卜魁纪略

    书名。清乾隆时英和撰。一卷。卜魁,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书中详其建置沿革、形势、官制、辖区四至、驿站以及山川、土产、贡赋、风俗、人物、轶闻等。为清代东北史地笔记的一种。其中有他书所不载者。收入《小方壶斋

  • 九鼓苗

    曾讹称为九股苗。今贵州台江境内苗族部落内,旧有九个鼓社,故名。鼓社为一个或几个宗姓氏族或地域性的政治、军事组织。九个鼓社名称大部分失传。现已查明的有施洞、革东、偏寨三个鼓社。其人用布包头裹脚,妇女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