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破题

破题

八股文固定的组成部分之一。参见“八股文”。

猜你喜欢

  • 民运

    中国古代征用民户运输漕粮之制度。宋代以前,解运漕粮一般用民户。元代始行规模较大的军运。明代浙江、湖广、江西等地税粮,除存留及运南京者外,余皆由民户自备船只,运赴北京、通州、河西务等处入仓。初与军运并行

  • 粮总

    清州县所属粮房小吏。与管库之库总掌管钱漕事务,常与州县地方官及各差役,如银匠、柜匠等通同舞弊,将纳户已完钱粮作欠交,以多报少,并将全部钱粮包征、包解,从中侵吞。道光二年(1822),尽裁粮总、库总等名

  • 南指挥秦墓

    见“凤翔雍城遗址”。

  • 南树北移法

    植树方法之一。明《种树书》指出:“木自南而北,多苦寒而不生,只于腊月去根旁土,取麦穰厚覆之,然(燃)火成灰,深培如故。则不过一、二年,皆结实。若岁用此法,则南北不殊,犹人炷艾耳。”在根旁掘土,破坏树木

  • 副都部署

    官名。北宋初年置,佐都部署掌一路或数路军旅屯戍、营防守御政令,以观察使以下充任。后避英宗讳,改称副都总管。

  • 官制用语。南北朝时期,一些中央官员兼任地方郡守、县令,但不理事,主要是为取得其禄秩,称带,也是皇帝的一种恩赐。《魏书·裴延俊传附裴聿传》:“时高祖以(裴)聿与中书侍郎崔亮并清贫,欲以干禄优之,乃以亮带

  • 沙井文化

    青铜时代末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民勤沙井,故名。分布范围就目前所知,仅在河西走廊的民勤、永昌和古浪一带。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手制,器形有单耳或双耳的罐、筒形杯和鬲等,有的饰绳纹或彩绘条纹、三角纹

  • 司匡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匡人置,北周沿置。秋官府蕃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司匡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崇掖卫

    唐龙朔二年(662)至咸亨元年(670)改称左右监门率府为左右崇掖卫,一作崇掖率府。

  • 臧莫孩

    十六国时人。神玺二年(398),北凉段业筑西安城(今甘肃张掖东南),以之为太守,寻为后凉吕纂所败。迁镇军将军。天玺三年(401),沮渠蒙逊起兵反业,率部归附。蒙逊立,拜辅国将军。永安三年(403),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