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中国伦理范畴之一。原指敬神或表示敬意而举行的仪式。始见于卜辞,作豐,为行礼之器,即用器皿盛双玉以作供奉,表示对上帝或先祖的敬重。《尚书·君奭》:“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意谓殷礼能同上天参配,所以享国久长。西周时,强调“为礼卒于无别,无别不可谓礼”(《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遂将“”推演为区别贵贱亲疏的行为规范和等级名分制度,而有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之说。孔子推崇周礼,主张“齐之以礼”(《论语·为政》),朱熹注:“礼,谓制度品节也。”要求以周礼统一人们之视、听、言、动。老子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对“”持批判态度。战国时,荀子将“”之内涵予以扩大,谓其“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提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给礼赋予法的含义,主张礼与法相结合。汉代《白虎通》将礼规定为“五常”之一,成为当代和后世推行教化的重要内容,称“礼教”。北宋李觏提出“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直讲李先生文集·礼论第一》)。理学家以“”为“天理”之表现形式,朱熹称:“礼谓之天理之节文者,盖天下皆有当然之理,但此理无形无影,故作此礼文画出一个天理与人看,教有规矩,可以凭据,故谓之天理之节文”(《朱子语类》卷四十二)。认为守“”即是循天理,失礼即是违背天理。

猜你喜欢

  • 黄道十二宫

    天文学名词。古代巴比伦天文学家为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黄道分为十二段,从春分点起,每隔30°为一宫,以所含黄道十二星座的名字命名,依次为:白羊宫、金牛宫、双子宫、巨蟹宫、狮子宫、室女宫、天秤宫、天

  • 段正严

    一作段政严,又名段和誉。宋时后理国主。段政淳子。白蛮(白族)。宋大观二年(1108)继立。政和七年(1117),派进奉使天驷爽彦贲李紫琮、副使坦绰李伯祥至宋京,贡马三百八十匹及麝香、牛黄、碧玕山等,受

  • 福兴

    ?—1878清满洲正白旗人,穆尔察氏。从侍卫、都司、副将擢至总兵。咸丰二年(1852)镇压广东凌十八起义,擢广西提督。旋同向荣尾追太平军至南京,署江宁将军。六年授西安将军,帮办向荣军务。江南大营溃没后

  • 剑门关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武周圣历中分普安、永归、阴平三县置剑门县,并置剑门关。县、关均因大、小剑山至此峭壁中断,两崖相对如门,故名。关隘长约500米,宽仅20米,地势险要,为军事戍守要地。李白《蜀道难》有

  • 库部郎

    官名。魏、晋、南北朝尚书省库部曹长官通称。北魏前期为库部曹属官,亦称库部郎中,资深者可转侍郎。魏、晋、宋六品,梁五班,陈四品、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中为五品上,郎从五品中,二十三年

  • 宣文君

    283—?十六国时前秦人。宋姓女,名不传。从父受《周官》音义。后至冀州。昼采樵,夜边纺织边教子韦逞读书。苻坚闻其名,就其家立讲堂,置生员一百二十人从她受业,使隔绛纱幔而授《周官》。后韦逞仕苻坚为太常。

  • 严威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五德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六班,普通六年(525)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六班。陈置为五威将军之一,拟四品,比秩中二千石。

  • 礼部司

    官署名。隋、唐、五代尚书省礼部四司之头司。掌礼乐、学校、仪式、制度、衣冠、符印、表疏、册命、祥瑞、铺设及丧葬、赙赠之事。隋初设侍郎一人领司事,开皇六年(586)另设员外郎一人司籍帐。大业三年(607)

  • 乌碣岩

    在今朝鲜钟城附近。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战败乌拉部布占泰于此。

  • 青阳氏

    即少昊。相传“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帝王世纪》),故称青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