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君
即“秦惠文王”。
即“秦惠文王”。
清代罗罗(彝族)的一部分,居开化府永平里(今云南马关县八寨),实为元明以来自武定府迁移至此之“罗婺”。
吐蕃唃廝啰长子。母为宗哥族首领立遵女,汉姓李氏。唃廝啰与立遵不协,立遵死,李氏被出为尼,居廓州(今青海化隆西)。他与弟磨毡角窃载其母,投奔宗哥族。居龛谷(今甘肃榆中),纳贡于宋,被授为澄州团练使。
官名。(1)《周礼》夏官司马属官,有上士二人、下士八人。掌修筑城郭沟池树渠等防御工事。(2)即“掌故”。(3)太子掌固之简称。(4)唐、五代中央部分官署流外吏职,由隋“掌事”改名,掌管仓库及厅事铺设,
1205—1259元弘州(今河北阳原)人,字彦诚。少侍太宗,后奉使西域。太宗七年(1235),随皇子阔出攻宋,克枣阳、光化、随、郢等军、州。得名士数十人,于燕京(今北京)建太极书院,讲授理学。继耶律楚
即“右贤王”。
清章学诚的史学命题。隋末唐初王通、陆鲁望,元刘因,明王守仁、李贽,清傅山、袁枚等人,都有“经即史”说,但只涉及六经中的一部分,且多从体裁言之。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易教》、《经解》等篇,系统而明确提
清湖北长阳人,名淑,自号方山居士。土家族。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人。历任江西吉水、瑞昌、崇仁、弋阳、瑞金知县,后升迁临川广信府河口镇同知,死于任所。工诗词。有《秋潭诗集》、《蟾芝集》等。
元东平(今属山东)人,字伯善。元贞元年(1295),任旌德(今属安徽)县尹。大德四年(1300),任永丰(今属江西)县尹。倡导种植桑麻黍麦,推广先进农具。皇庆二年(1313),著《农书》。又创制木活字
511—560北齐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字遵彦,小名秦王。少通经史。北魏孝昌初,随父至定州。及杜洛周起兵,全家被囚。旋归葛荣,托疾不仕。永安初,还洛阳,拜通直散骑侍郎。避乱与友人中直侍郎邢邵退
今存于陕西西安碑林。唐僧怀仁以二十余年工夫搜选王羲之字迹,集成《圣教序》,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六字不等。笔划顿挫流畅,体势精密优美,上下前后呼应连贯,故被称为唐代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