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
一作秦悼武王。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前307年在位。名荡。秦惠王之子。即位后逐张仪、魏章赴魏。秦武王二年(前309)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有“通三川,窥周室”之志。三年,令甘茂率军攻韩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次年拔之,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性喜武,好勇有力,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后与孟说举鼎,断胫骨而死。
一作秦悼武王。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前307年在位。名荡。秦惠王之子。即位后逐张仪、魏章赴魏。秦武王二年(前309)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有“通三川,窥周室”之志。三年,令甘茂率军攻韩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次年拔之,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性喜武,好勇有力,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后与孟说举鼎,断胫骨而死。
宋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一作名仲温,字元实。范祖禹子,秦观婿。尝从黄庭坚学诗。论诗重字眼句法,主张字字有来处。有《潜溪诗眼》一卷,对江西诗派甚有影响。
官名。周时监郡大夫。《吕氏春秋·季夏》:“是月也,令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高诱注:“周制,天子畿内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郡有鄙。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周时县大郡
简称马兰关。明置。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关外十里即长城,有牵马岭,与此相犄角。由此而东,经三十一关至大喜峰口。正德以后,朵颜、俺答均曾攻此。清以陵寝重地,特设总兵驻守。
相传为方雷氏之女,黄帝次妃,生青阳(《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说)。一说青阳为黄帝正妃嫘祖所生(《史记·五帝本纪》)。
前515—?春秋末鲁国(一说齐国)人,名须,字子迟,亦称樊须。孔子学生。师孔子时年少。有勇力。曾在鲁国季孙氏处任职,在对齐作战中,“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左传·哀公十一年》)。又曾向孔子
即“元武宗”。
书名。四十七卷,伪满洲国重编为七十卷。民国初年清室私撰,因清亡不用“实录”两字。起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止于宣统三年(1911)十二月。为宣统时编年体史料长编。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1907.1.25)创刊于日本东京,由《洞庭波》改组而成。月刊。湖南留日学生主办,陈家鼎等主编。以“光复祖国,防护人权,唤起黄帝种魂,扫除白山鞑虏,建二十世纪民国,
唐时选人于吏部试判,及格者称入等。
即“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