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钞
①宋代纳税之凭证。全称输纳税租钞,又称钞旁。共四份,户钞给纳税人作收据,县钞由收纳税物仓库送县销注簿籍,监钞给监督纳税官员收掌,住钞由受纳税币、税物的仓库保存。未用印时称白钞,用印后称朱钞,只有朱钞能作已纳凭证。印有数种,由监督纳税官员亲自使用,收税完毕,簿籍销注后,即由官员亲自监督毁印,以防伪冒。②清代指征收的货币。《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考核二》:“如由上海等处出口之货,江海等关止收本关出口税钞。”
①宋代纳税之凭证。全称输纳税租钞,又称钞旁。共四份,户钞给纳税人作收据,县钞由收纳税物仓库送县销注簿籍,监钞给监督纳税官员收掌,住钞由受纳税币、税物的仓库保存。未用印时称白钞,用印后称朱钞,只有朱钞能作已纳凭证。印有数种,由监督纳税官员亲自使用,收税完毕,簿籍销注后,即由官员亲自监督毁印,以防伪冒。②清代指征收的货币。《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考核二》:“如由上海等处出口之货,江海等关止收本关出口税钞。”
西汉人,字王孙。韩王信后代。性聪慧,善骑射。少与胶东王刘彻(即武帝)学书相爱。武帝时官至上大夫,与帝共卧起,出入永巷不禁。皇太后闻其奸事,赐死。
,《汉书·地理志》作“郻”,《汉书·外戚恩泽表》作“邬”。《说文》作“”。西汉文帝元年(前179)封齐王肥舅驷钧为侯国,后改为县。治今河北辛集市东南新城东。属巨鹿郡。西
719—797唐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人,字务元。天宝进士。历州郡职,甚有政绩。大历中,杨绾、常衮荐为都官员外郎。建中二年(781)迁给事中,奏以士人掌诸司甲库。次年,卢杞以其软弱易制,引为中书侍郎、
土司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在今四川松潘县水晶乡祈命寨。宣德三年(1428)朝贡,五年禅师出儿轮等亦贡献马匹。原辖祈命、商巴等寨。六年商巴举行过大规模的反抗。因人口繁衍,祈命、商巴分立。清初有
思孟学派修养方法。致力于学问。《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郑玄注:“道,犹由也;问学,学诚者也。”孔颖达疏:“道问学者,言贤人行道由于问学。谓勤学乃致至诚也。”参见“尊德性”。
书名。原称《开元礼》。唐萧嵩监修,王仲丘等撰。一百五十卷。开元二十年(732)成书颁行。以贞观、显庆旧有仪注诸多矛盾,因折衷其说,纂成此编。包括序例三卷,吉礼七十五卷,宾礼二卷,军礼十卷,嘉礼四十卷,
?—约852唐人。太和初,以司农少卿出为汉州刺史,治绩称最。迁司农卿、京兆尹。开成元年(836),为武宁节度使,奏罢泗口税、场茶税以外杂税。会昌四年(844),复为京兆尹。时都市恶少以黛墨文身相夸,剽
①明、清时称元末贾鲁疏浚的黄河河道。故道起自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黄陵冈,东经山东曹县西南、河南民权县东北,又经商丘市北、虞城县南,又东南经夏邑县和安徽砀山县之间,东流经萧县北,至今江苏徐州市北与当时的会通
唐时左、右拾遗的别称。
①又称洛阳大市。北魏著名之交易市场。在都城洛阳西阳门外御道南。周围有通商、达货、调音、乐律、延酤、治觞、慈孝、奉终、准财、金肆,共十里。内多有商业和手工业店肆,按品类分地段集中经营本地手工业品、食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