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窦神宝

窦神宝

949—1019

北宋人。宦官。初为黄门。太平兴国中从征太原,迁入内高品,监并州戍兵。至道三年(997)任西京作坊副使。真宗时,历高阳关钤辖、勾当三班院,又掌诸王宫事,迁西京左藏库使。性吝啬,积财巨万。天禧初以皇城使罢内职。

猜你喜欢

  • 耶律资忠

    或作耶律行平。辽皇族。字沃衍,小字札刺。圣宗时补宿卫。工词章。开泰三年(1014),出使高丽,受命强索兴化(今朝鲜义州东南)、道州(今朝鲜平安北道林东郡)等六城,被扣留不遣。在高丽六年,著《西亭集》,

  • 思陵

    ①宋高宗陵名“永思陵”,宋人也以“思陵”称高宗。②明思宗陵墓。参见“十三陵”。

  • 西和州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以岷州改名。治白石镇(今西和县西南)。属利州西路。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礼县、宕昌、岷县等县地。元属巩昌都总帅府。明洪武十年(1377)降为西和县,后移治今址。

  • 祔庙

    旧指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历代安放已故皇帝神主于太庙均称祔庙,属吉礼。如明代袝庙礼,始定于宣德元年(1426)七月。安放神主前一日,先遣官至太庙行祭告礼。同日午后,于几筵殿举行祭祀。安放之日,清晨设酒

  • 出常调

    官制用语。宋代吏部在常调以外注授差遣窠阙。如知州军有劳绩,得其他官员荐举,名实相符,特升转运使、转运副使、转运判官或提点刑狱、各府推官、判官,谓之“出常调”。

  • 夜郎县

    ①西汉建元六年(前135)以夜郎国置,为都尉治。属犍为郡。元鼎六年(前111)改属牂柯郡。治所不详,有黔西、黔北、黔南三说。东晋、南朝时为夜郎郡治。梁大宝后废。②梁大宝后夜郎县荒废,东移治今湖南辰溪县

  • 密拉卜伯克

    即“密喇布伯克”。

  • 辽饷

    明代三饷加派之一。万历四十六年(1618),明廷用兵辽东,加派军饷。先定亩加三厘五毫,次年改为七厘,后又增至九厘。每年增赋达五百十万两,定为岁额。崇祯三年(1630),又于九厘外亩增三厘,再增赋一百六

  • 御前近侍

    官名。明代在皇帝身边侍奉的宦官。其中名位尊显者,有乾清宫管事,负责督理御用诸事;打卯牌子,掌随朝捧剑。二者仅居司礼、东厂、提督、守备太监之后。此外,还有御前牌子、煖殿、管柜子、赞礼、答应长随、当差听事

  • 史都蒙

    唐时渤海人。献可大夫、司宾少令。大历十一年(776,日本宝龟七年)冬,率一百六十七人出使贺日皇即位,并告渤海王妃之丧。路遇风船沉,仅四十六人脱险,在加贺登陆。次年,入日京献方物。日皇派高丽殿嗣归为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