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种(種)
东汉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兴先。桓帝永寿年间,以司徒掾按察冀州,刺史二千石惧罪弃官而去者数十人。后为高密侯相,迁兖州刺史。时中常侍单超兄子单匡为济阴太守,依势贪赃五六千万,乃遣从事纠举,并及其宾客亲吏四十余人,内外为之震栗。后被单超诬陷,坐徙朔方。遇赦,卒于家。
东汉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字兴先。桓帝永寿年间,以司徒掾按察冀州,刺史二千石惧罪弃官而去者数十人。后为高密侯相,迁兖州刺史。时中常侍单超兄子单匡为济阴太守,依势贪赃五六千万,乃遣从事纠举,并及其宾客亲吏四十余人,内外为之震栗。后被单超诬陷,坐徙朔方。遇赦,卒于家。
秦代法律用语,与“非公室告”对称。《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对贼杀伤人或盗窃他人的罪人称为公室告。而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则不为公室告。按秦律,司法机构对公室告必须受理。
?—前180西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后侄。吕后称制,得封汉阳侯。高后七年(前181),立为赵王。次年吕后病重,乃以上将军领北军,据兵卫宫。吕后死,谋与诸吕作乱。然畏惧大臣和刘姓王侯,遂以兵授太尉周
约1462—1532明江西安福人,字廷实,号西峰。弘治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兵部,历员外郎,出为济南知府,正德初,擢工部右侍郎。嘉靖元年(1522)官至工部尚书。于宫廷、勋戚耗费多所抑止,遂招忌受劾,六
1176—1233金吉州吉乡(今山西吉县)人,字子骏,号横溪翁。承安二年(1197)词赋进士。泰和、大安间,为宁边县令,从州刺史赵秉文学诗。元光二年(1223),知登闻鼓院,兼翰林修撰,奉使夏国。正大
东汉初匈奴分裂后南迁入塞附汉的匈奴人。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南部右奥鞬日逐王比,以不得立为单于,遣使至五原塞(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至乌拉特前旗一带)请求内附,为汉朝接受。从此匈奴分为南北。比自立为南
①唐贞观九年(635)改南伊州为贵州。治郁平县(今广西贵港市)。辖境相当今贵港市地。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属湖广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贵县。②明都司名。洪武十五年(1382)置。驻贵州宣
1650—1706俄国人。曾为沙皇御前大臣、布兰克希民政长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任尼布楚订约的沙俄政府全权代表。订约后与噶尔丹使者有所勾结。后封男爵。著有《戈洛文日记》,为研究中俄早期关系的重要
颂赞佛之乐曲。源于天竺北宗音乐,北周时由龟兹传入。隋时有舞曲名于阗佛曲,唐乐府中有龟兹佛曲、弥勒佛曲、观音佛曲、阿陀弥大师曲等数十种。最初为朝廷太乐署所有,后逐渐流入民间。一般亦称佛寺中僧侣所唱宣讲教
即敢勇营、果勇营、效勇营、鼓勇营。明十二团营组成部分。参见“四武营”。
即“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