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复国要编
书名。明宋应昌撰。十四卷,附二卷。汇集作者经略备倭军务期间及事后之奏疏、函札等。刊有沿海四镇及朝鲜图说,记述详实。对万历时抗倭史实及明廷内部和战之争均有记载,极有参考价值。
书名。明宋应昌撰。十四卷,附二卷。汇集作者经略备倭军务期间及事后之奏疏、函札等。刊有沿海四镇及朝鲜图说,记述详实。对万历时抗倭史实及明廷内部和战之争均有记载,极有参考价值。
书名。清代自康熙朝起确立编《起居注》之制,直至清末。采编年体写法,每个皇帝为一种。记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朝。记录皇帝言行。先载起居,次谕旨,次题奏,次官员引见。有稿
官名。三国蜀、吴皆置。统军营事务,将军不在时,代行其职务。
官名。(1)秦代置。随皇帝出行,骑而散从,故名。无常职,无定员。西汉因之,为加官。武帝元鼎三年(前114)以其掌顾问应对,属中朝官。东汉光武帝省。三国魏初一度置,后与中常侍合为一官。北魏又置,太和十七
唐代南诏地名。在今云南大理市凤仪西面山坡上。原属施浪诏。开元中,阁罗凤攻施浪诏,据之,并入南诏。
水塘名。在唐江南道泉州莆田(今属福建)西一里。贞观时修,与县南之沥塘、横塘,西南之永丰塘,东北之颉洋塘,东南之国清塘共溉田一千二百顷。
官名。清代八旗都统衙门所属左、右司职官。雍正七年(1729)设,每旗二人,左、右司各一人。负责掌管本旗印信。十三年省,改设印务参领。
君王近臣代称。《左传·昭公六年》:“左右谄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亦称口份。即平身科斗栱坐斗上开的十字形卯口。清代殿式建筑用此作为衡量大木尺度的标准。斗栱建筑中一个基本模数单位。这十字形卯口是承托瓜栱和头层的翘或昂,宽度与栱、材的宽度相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卷二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1897.12.8,一说十月一日)严复和夏曾佑创办于天津。旬刊,第三册起改半月刊。每册计三万言。铅印。国闻报馆主办,与日报《国闻报》相辅而行。日报详于本国之事,尤侧
在今越南海防市安阳北。唐时自岭南赴安南皆由此进。元和十五年(820),以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为安南都护,“裴行立至海门而卒”(《资治通鉴》),即此。咸通四年(863),安南为南诏所攻陷,置行交州并移安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