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道县
西汉置。以羌族所居得名。治今甘肃舟曲县一带。属陇西郡,三国后废。
西汉置。以羌族所居得名。治今甘肃舟曲县一带。属陇西郡,三国后废。
宋高宗自维扬之变后丧失生育能力,幼子赵又夭亡,经臣僚劝说,选太祖七世孙赵伯琮等育于宫中。绍兴五年(1135),封伯琮为建国公,在资善堂读书。三十年,立为皇子,更名玮,进封建王。三十二年
见“旦当”。
见“龙凤合挥”。
明末清初徽州(今安徽歙县)人,字仲霖。明崇祯进士。初授开封推官。后以抵抗农民军固守开封功,擢御史,巡按湖广,监左良玉军。南明弘光朝建立,入朝求召对,面纠马士英权奸误国,有十可斩之罪。旋诏逮刑部提问,拒
元至元中置。治今镇雄县北。辖境约当今云南镇雄、彝良、威信等县地。属乌撒乌蒙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
渤海国十卫之一。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1085—1147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元镇。崇宁进士。南渡后,历右司谏、殿中侍御史,陈战、守、避三策,为御史中丞。绍兴四年(1134),任参知政事,力荐岳飞收复襄阳,旋拜右相兼知枢密院事。五年
①(?—308)西晋时人,字士则。匈奴族。初为匈奴右贤王。幼好《毛诗》、《左传》、《汉书》。因不满魏、晋统治,提出“自汉亡以来,魏晋代兴,我单于虽有虚号,无复尺土之业”,谋推刘渊为大单于,复呼韩邪之业
即“四部医典”。
《左传》宣公十二年(前597):“晋师在敖、鄗之间。”杜预注:“敖、鄗二山在荧阳县西北。”在今河南荥阳市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