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上公,元老大臣别称。《礼记·王制》:“属于天子之老二人。”郑玄注:“老,谓上公。”②官名。战国秦置。即乡官伍老。《睡虎地秦墓竹简·傅律》:“典、老弗告,貲各一甲。”③老年辞官。《左传·隐公三年》:“桓公立,乃老。”④历代对年高不负担赋役之人的通称。如唐武德七年(624)规定六十岁为老。神龙元年(705)降为五十八岁,广德元年(763)降为五十五岁。又宋制,男子六十以上为老,入老以后,课役、丁钱皆免。

猜你喜欢

  • 刘勰

    约465—约532南朝梁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官至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深为昭明太子萧统所重。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为中国古典

  • 辛壬琐记

    书名。清柯超撰。抄本。记作者在太平军攻占浙东后的见闻,涉及诸暨何文庆、潘起亮起义,外国侵略军在宁波对太平军的干涉以及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路凭、天历推行情况。收入《太平天国资料》。

  • 都司马

    官名。(1)战国魏置。掌都邑军事之长官。(2)《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周王子弟之封邑及三公采邑的军事长官。上士爵。属员有中士、下士、府、史、胥、徒若干。

  • 富水郡

    西魏置。治富水县(今湖北京山县东北)。隋废。唐天宝元年(742)以郢州改置。治京山(今县)。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钟祥市、京山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郢州。

  • 明亮

    1736—1822清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初以文生员尚履亲王允裪女,为多罗额驸。乾隆三十年(1765)授伊犁领队大臣,三十六年以护军统领参加金川之役。后又参加镇压苏四十三、田五起义。嘉庆元年(1796

  • 朝聘

    (1)诸侯定期朝见天子。(2)春秋时期诸侯小国定期朝见称霸的大国。

  • 科场案

    指科场舞弊事件以及由此引发之大案。科举制度建立后,舞弊事件随之而生,愈演愈烈。明清时案件迭出。其影响最大者,有万历科场案、顺治顺天科场案、江南科场案、康熙江南科场案等。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会试,

  • 溜索

    又名溜壳桥、溜筒桥或称悬筒渡索。即绳渡。分布在西南藏、彝、羌等民族地区的一种古老渡河设施。索桥最早形制分单索、双索两种。溜索方法分平溜、陡溜。仅用一根或两根直径10厘米左右的竹缆,取倾斜之势,横跨于急

  • 无遮会

    即“四部无遮大会”。

  • 越人歌

    迄今保存较完整的一首越语歌曲。歌词有汉字逐句音译及汉文译意,俱载刘向《说苑·善说》,为研究越语的重要资料。近人将此歌与现在壮语作比较研究,认为古越语同现代壮语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