耩地
①一种耕地方法。耩,为一种无壁犁,用无壁犁耕地多用于收割之后,拔起草根,便于翻耕。亦用于中耕除草,但作用不大。②用耧播种施肥。
①一种耕地方法。耩,为一种无壁犁,用无壁犁耕地多用于收割之后,拔起草根,便于翻耕。亦用于中耕除草,但作用不大。②用耧播种施肥。
科场称谓。指科举考试中进士第一名,即状元。《宋史·章衡传》:“嘉祐二年,进士第一。……神宗曰:‘卿为仁宗朝魁甲。’”
书名。北宋陆佃撰。原二十卷。久佚,清人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收录诗、议、表、书信、杂著等。其中《经解》、《策问》等反映其哲学思想及政治主张。认为应时而变是“天道”的要求,指出为政之要在于“任贤立本
书名。战国时魏人石申著。本名《天文》,八卷。西汉以后被尊称为《石氏星经》。原书已佚。唐《开元占经》中有大量节录。其中最主要的是二十八宿距星和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六颗星
宋代官府文书名。(1)宋制,官员已授差遣,须于十日内缴真本告札、*付身,赴礼部本选照检,请二日内于所交纸二十张上用印。中书门下省、枢密院所授官和外移差遣者,则直接由官府给付。此纸在铨选制中称“印纸”,
清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字武仕。少聪明能文,发明蔡氏律吕新书。尤通历法,深研郭守敬授时术。著有《象纬考》、《历言大略》、《天体论》等书。
官署名。辽代处理上诉冤案的机构,有冤者到钟院击钟,以达于皇帝。始置于太祖时,穆宗时废,保宁三年(971),景宗下诏恢复,并铸钟刻诏,说明废置之意。
宋宁宗无子,嘉定十四年(1221),以皇侄赵贵和为皇子,更名赵竑。竑不满史弥远与杨后专权,准备即位后将史弥远决配,事机泄漏。十七年,宁宗死,史弥远与杨后另立帝侄沂王昀(理宗)为帝,以竑为济王,出居湖州
书名。清柳兆薰撰。稿本。按日记载咸丰九年(1859)至光绪时作者经历,对于太平军在吴江芦墟、黎里等地活动记述尤详,诸如太平军乡官制度、地主领凭收租、芦墟关收税、物价以及清军抢杀掳掠等情况均有具体反映,
荥一作荧。战国韩邑,秦置县。《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即此。治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两汉属河南郡。魏晋为荥阳郡治。北魏太和中移治大索城,即今荥阳市,仍为荥阳郡治
又称龙华会。清代秘密宗教。信奉达摩祖师及无生老母。教内分为先天五行、后天五行,另有五德,故又名“五行十地佛”教。声言入教后可免遭水火刀兵之灾。教徒中分为青家、红家、黑家,青家吃斋,红家吃荤,黑家专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