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塘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垣崇祖为朐山戍主,北魏来袭,戍者皆下船欲走。崇祖绐曰:“艾塘义人已得破虏”,即此。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垣崇祖为朐山戍主,北魏来袭,戍者皆下船欲走。崇祖绐曰:“艾塘义人已得破虏”,即此。
官署名。清内务府武备院之办事机构。康熙三十七年(1698)分鞍库设。掌供奉御用鞍辔、伞盖、幄幕诸事。下设伞房、帐房、鞍板作等。置五品员外郎二人,六品库掌二人,委署六品库掌一人,各种匠役四百八十余人。
即“完颜宗辅”。
太平天国檄文。清咸丰二年(1852)以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名义颁布,后收入《颁行诏书》。文中说明上帝“是天下万国人民亲爷”,天王是奉上帝命下凡“作天下万国太平真主”,号召“误在妖营”之人,“反戈替天
书名。南朝宋刘义庆撰。十卷(一作九卷)。已佚。
见“都水外监”。
唐初滇西六诏之一。地在蒙舍州(今云南巍山南部),处五诏之南,故又称南诏。居民为乌蛮。自言为汉代哀牢始祖母沙壶后裔,唐曾于其地置沙壶州。贞观二十三年(649),首领细奴逻建大蒙国。开元末,诏主皮逻阁逐河
明清漕运粮船之组织形式。明制,凡漕运船队设总运一名,下设运官二十名,各押运粮船二十只,每船设帮长一名,管领船户十九名。五船取一互结,二十船取一总结。按时开帮,首尾相衔,以防事故。清制,有漕省分卫所将所
唐方镇名。乾宁四年(897)置,一说光化二年(899)置,治遂州(今四川遂宁)。领遂、合、昌、渝、泸五州,约当今四川南充以南,古蔺以北,大足、隆昌、高县以东,重庆以西地区。为王建所据。
1034—1097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字穆父。吴越王钱倧曾孙。以荫知尉氏县。神宗时,历官提点京西、河北、京东刑狱。曾奉使高丽,凡馈饩非旧例所有者皆不纳,归拜中书舍人。元祐初,知开封府,断事果敏。
305—363或306—364东晋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字道载。幼孤以孝悌名。避苏峻之乱,隐居临海(今属浙江)。征北将军蔡谟命为参军,何充引为骠骑功曹。以家贫求试守,为太末令,抚平逃亡数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