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
即“荀子”。
即“荀子”。
明代指在日本国境内的中国商人聚居之处。其人以闽越三吴者为多。
书名。近人杨敦颐撰。署名甦民。八编,又外编三编。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杨氏为宣传革命倒满之必要,辑成此编。其《满族原始记》、《关外猖獗记》、《窃据狠毒记》、《文字惨狱记》、《祸乱相寻记》、《纰政蕴孽
宋元时在淤湖、江河或草荡围垦之田。盛于两浙路。势家擅自围占,侵占江湖水面,致涝时水无以蓄,旱时无以溉,造成严重危害,使常赋减少,农民失业。朝廷屡诏严禁围占,或派员决围;或立石为湖界,限制围占。围田
掘土农具。木叶,包镶铜或铁口。铜口较少见,河南罗山蟒张后李商晚期墓中出土有臿的凹字形铜口,三边皆有刃。战国中、晚期流行的臿皆作铁口,有一字形与凹字形两种,刃在前方。铁口臿通行于秦汉。臿
即今山西繁峙县东平型关。《梦溪笔谈》:“今飞狐路在茂之西,自银冶寨北出倒马关,度虏界,却自石门子、冷子铺入瓶形、梅回两寨之间,至代州。”
北周武帝年号(578)。
又名辅渠、六渠。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由左内史兒宽开凿,共有六条,用以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一说在郑国渠北,以冶峪、清峪、浊峪诸小河为水源。唐元和时尚有留存。
历(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号(1647—1661)。凡十五年。郑成功及其后代在台湾沿用至1683年。
染料植物名。古代著名紫色染料。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尔雅》又称“藐”,一名“紫茢”。春秋时盛产于齐。根部富含乙酰紫草宁,以明矾媒染可得鲜艳的紫红色,为春秋时齐国流行色。《韩非子·五蠹》载:“齐桓公好
本秦函谷关、汉弘农县地,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桃林县,唐天宝元年(742)因县南古函谷关尹真人宅掘得天宝灵符改名。治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旧灵宝。唐至清皆属陕州。民国时期曾移治虢略镇,五十年代复旧,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