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晅
明江西泰和人,字仰善。萧用道之子。宣德进士。历官湖广左布政使。天顺四年(1460)以治行卓异,拜礼部尚书,改调南京。为人重厚廉静。
明江西泰和人,字仰善。萧用道之子。宣德进士。历官湖广左布政使。天顺四年(1460)以治行卓异,拜礼部尚书,改调南京。为人重厚廉静。
清仁宗年号(1796—1820)。凡二十五年。
1798—1840清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敦三,号子敦。早年习《说文》音韵、名物训诂。后倡经世之学,致力于史地学撰《元和郡县志补图》(仅成部分)、《六镇释》等。道光八年(1828),作《新疆私议》,
汉代处宫刑的牢狱。司马迁因得罪武帝,即在蚕室受宫刑。其《报任少卿书》中曾言:“而仆又茸以蚕室。”故时称宫刑或腐刑为“下蚕室”。《后汉书·光武帝纪》:“诏死罪系囚,皆一切募下蚕室。”李贤注:“蚕室,宫刑
777—809又名寻阁劝。南诏第七世王。唐蒙舍川(在今云南巍山)人。姓蒙氏。乌蛮(彝族)。贞元十年(794),曾随父南诏王异牟寻参加与唐和好的点苍山会盟。元和三年(808),异牟寻卒,继立,自称骠信(
书名。清末寰宇义民校辑。至少已出四集。记刘永福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事迹。内载《台倭战记》、《平倭战记》、《台湾考》、《刘永福上总理衙门王大臣方略》、《全台绅民致倭将书》、《刘
岳一作嶽。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传说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多往祭祀。《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唐中宗封西岳为金天王,其后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尊五岳
元至元二十年(1283)降崇庆路为州。治晋原县(今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新津二市、县地。明洪武中废晋原入州。元属成都路,明清属成都府。清不领县,1913年改为县。
晁或讹作沓,亦作韩鼌。战国时韩国人。韩昭侯十年(前353),魏攻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赵求救于韩相申不害。申不害惧韩昭侯怀疑其私结赵国,因遣他与赵绍(一作赵卓)先往见昭侯,探知昭侯意欲救赵后,再言于昭
书名。容又作臾。撰者不详。《汉书·艺文志》著录三篇,并谓“图一卷。黄帝臣,依托”。列于兵阴阳家。《世本·作篇》曰:“臾区,占星气。”即观察星辰运行,预言人间祸福。可能是讲占星术的书。久佚。
唐天宝元年(742)以阴盘县改名。治今甘肃平凉市东南。属泾州。安史乱后,陇右地入吐蕃。元载云:“国家西境尽潘原”(《资治通鉴》卷二二四大历八年),即此。后省为彰信堡。贞元十一年(795)复置。中和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