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汉二字院
官署名。西夏景宗元昊大庆元年(1036)置,主掌与邻近王朝、民族的往来文书。汉字院掌管与宋朝的来往表奏,中写汉字,旁列蕃书(西夏文)。蕃字院掌管与吐蕃、回鹘等往来文字,用蕃字书写,再分别副以其他文字。因蕃字地位最高,故蕃字院受到特别重视。
官署名。西夏景宗元昊大庆元年(1036)置,主掌与邻近王朝、民族的往来文书。汉字院掌管与宋朝的来往表奏,中写汉字,旁列蕃书(西夏文)。蕃字院掌管与吐蕃、回鹘等往来文字,用蕃字书写,再分别副以其他文字。因蕃字地位最高,故蕃字院受到特别重视。
①同“氓”。众庶百姓。《韩非子·问田》:“窃以为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②特指损公利己的官吏。《韩非子·八奸》:“何谓民萌?曰: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
清末学生运动。上海南洋公学压制学生思想,素为学生所不满。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六日(1902.11.5)五班学生把墨水瓶置于不学无术而又顽固守旧之教习郭镇瀛座椅,郭串通校方开除三名学生。五班全体要求将郭辞退
书名。南宋范成大撰。二卷。乃作者淳熙丁酉(1177)五月至十月自成都水行至临安(今杭州市)的日录。记沿途山川、风土、古迹、形胜、里程等,对峨眉山、青城山、三峡、庐山等叙述尤详。
即“吕侯”。
太平天国印书。刊刻年月不可考。是书详细开列太平天国一切文书往来应避讳字及代用字,后加解说。并具明文书书写格式。收入《太平天国印书》。
书名。南宋郑樵作。樵曾居福建夹漈山,世称夹漈先生,故名。三卷。上卷为诗集,中、下卷为文集。有清乾隆间李调元辑《函海》本及嘉庆间吴省兰辑《艺海珠尘》本。
春申江的简称。即今上海市黄浦江。
官名。战国置。军队中的先锋官。
官名。见“札萨克”。
梵文Anatman的意译。亦称非我、非身。佛教名词。佛教基本教义之一。佛教指无主宰之用的非实在的自体。认为人身系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和合而成,没有自在的自体,称“人无我”(人空);一切事物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