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乔
东晋梁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彦叔,小字羊。博学有文才。起家佐著作郎、辅国将军,桓温引为司马,领广陵相。与豫章太守褚裒友善,及裒女康献皇后临朝,乃致书裒,与之断交。后转督沔中诸戍,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江夏相。桓温伐蜀,使领二千人为前锋。初战失利,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鼓前进,遂麾众大破敌军,直入成都,李势降。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寻卒。著有《袁乔集》,又注《论语》等,皆佚。
东晋梁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彦叔,小字羊。博学有文才。起家佐著作郎、辅国将军,桓温引为司马,领广陵相。与豫章太守褚裒友善,及裒女康献皇后临朝,乃致书裒,与之断交。后转督沔中诸戍,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江夏相。桓温伐蜀,使领二千人为前锋。初战失利,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鼓前进,遂麾众大破敌军,直入成都,李势降。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寻卒。著有《袁乔集》,又注《论语》等,皆佚。
地名。在今贵州瓮安县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贵州兵蔡兆吉自乾坪抵箐冈,即此。
纪传体史书的一部分。按年月记载帝王事迹的史篇。司马迁作《史记》,取先秦时《禹本纪》之名,以十二本纪为首。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裴松之《史目》云:“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
升(昇)唐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置。治江宁县(上元二年改名上元,今江苏南京市),上元二年(761)废。光启三年(887)复于上元县置。辖境有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市、县地。五代吴天
即“法华经”。
北宋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字翼中,号大隐翁,又自号无求子。元祐进士。曾官奉议郎。后忤旨罢官,侨居杭州大隐坊,著书酿酒,作《北山酒经》。苦心钻研《内经》及张仲景学说,历数十年,遂精于医。将《伤寒论》
官名。隋唐时置,正九品下,属尚乘局。统领习驭、掌闲、驾士。掌饲养调习御马之法。
官名。宋代御史台临时差置,掌国忌行香,为御史台五使之一。元丰改制废。
即“宁远城”。
官名。“周末官,秦因之”(《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代为重号将军之一,与后、左、右将军并位上卿,位次大将军及骠骑、车骑、卫将军。有兵事则典掌禁兵,戍卫京师,或任征伐。设长史、司马等僚属。平时无具体职务
明代卫所军士的月饷。永乐中,八分支米,二分支钞。后增减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