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绍光
清广西桂平人,一作象州或平南人。壮族。参加金田起义。后隶李秀成部。咸丰十年(1860)在破江南大营、攻克苏杭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封健天安,后升健天义、主将。同治元年(1862,一说咸丰十一年)封慕王。曾从李秀成进攻上海。后代李秀成镇守苏州。次年,屡败戈登洋枪队和清军程学启部。同年十月在苏州被叛徒郜永宽、汪安钧等人刺杀。
清广西桂平人,一作象州或平南人。壮族。参加金田起义。后隶李秀成部。咸丰十年(1860)在破江南大营、攻克苏杭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封健天安,后升健天义、主将。同治元年(1862,一说咸丰十一年)封慕王。曾从李秀成进攻上海。后代李秀成镇守苏州。次年,屡败戈登洋枪队和清军程学启部。同年十月在苏州被叛徒郜永宽、汪安钧等人刺杀。
南宋征收名目之一。绍兴十五年(1145),规定对各地僧道征收免丁钱,每名纳钱十五贯至二贯,共九等,六十岁以上及病疾残废者免纳,后改为七十岁以上免纳。因寺观僧道不少以特旨免纳,各州县则以其额摊派于民间。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共有二十六件,十二万多字。字体篆、隶兼有,大多抄于汉初,少数可能是秦始皇焚书前的抄本。内容包括:(1)《老子》甲、乙两本。(2)《黄帝书》四篇,可能即《汉书
书名。南宋绍兴府志之一。八卷。创修于宝庆元年(1225),为续《嘉泰会稽志》之作,故称“续志”。体例承袭《嘉泰会稽志》,用细目标题,共有五十目,纠补前志之讹误与缺漏,简赅有法,向有好评。始撰者张淏,为
官名。唐十六卫大将军之一。龙朔二年(662)改右屯卫大将军而置,一员,正三品。贞元二年(786)置上将军以前为右威卫长官,与左威卫大将军同掌宫禁宿卫,督其属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辽亦置,为加官。
①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食局,掌方药。唐代沿置,改为正六品。宋、金及明初悉如唐制。明永乐后,其职尽归于宦官。②官署名。明代女官尚食局所领四司之一。洪武五年(1
学校名。又称广州广方言馆。清同治三年(1864)五月底广州将军瑞麟、两广总督毛鸿宾在广州设立。仿照上海广方言馆章程办学,造就外语人才。设提调一人、馆长二人,聘外国教习、汉教习各一人。学生限额二十人,其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在杭州创刊。旬刊。浙江禁烟处主办。约于宣统二年(1910)停刊。
即“黄头回鹘”。
?—303晋宗室。字弘舒。扶风王司马骏子。太康中,封新野县公。拜散骑常侍。八王之乱时,从齐王冏举兵讨赵王伦,进封新野郡王。迁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开府。冏败,自结于成都王颖。为政严刻,蛮夷怨恨。
亦称夷中歌曲。南诏著名乐舞。唐贞元十六年(800),南诏王异牟寻派大型伎乐队赴长安献演此乐。全乐以颂扬“圣德”为主题,采用歌舞分段联组,乐、歌、舞相配合的形式,多方面展现西南边疆各族歌舞艺术姿态,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