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德松赞
或作墀德松赞、弃猎松赞。唐时吐蕃第七代赞普。公元798—815年在位。赤松德赞第三子。再次发布兴佛教文诰,建造噶琼多杰英寺,请天竺、泥婆罗高僧译经,为僧人立“纪功碑”,扩大僧侣势力。
或作墀德松赞、弃猎松赞。唐时吐蕃第七代赞普。公元798—815年在位。赤松德赞第三子。再次发布兴佛教文诰,建造噶琼多杰英寺,请天竺、泥婆罗高僧译经,为僧人立“纪功碑”,扩大僧侣势力。
即“浣江”。
?—1181金华阴(今属陕西)人,字德懋,号息轩。天眷进士。累迁至秘书监兼左谏议大夫,后出为永定军节度使,致仕。长于文学,善画人物、鞍马,尤以山水擅长。
官署名。蒙古时期招集怯怜口、哈赤、民匠一千一百余户。中统元年(1260),立总管府。二年,给六品印,掌户口、钱帛、差发等事。至元九年(1272),拨隶皇子安西王位下。皇庆元年(1312),改属公主皇后
官名。三国吴置中、左、右典军,掌宿卫禁军。为皇帝身边亲信之臣。
距今约三万至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因1971年发现于台湾台南县左镇乡莱寮溪而得名。化石为一青年男性顶骨,脑的发育已经成熟,是新人类型的古人类。据研究,左镇人是由大陆迁入台湾的,是迄今为止台湾发
官署名。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所属机构。乾隆十三年(1748)设。由管理大臣酌派司官办理,无定员。掌造办处钱粮核销事宜。
清代兵制名称。驻守畿辅和各地的八旗官兵,称为“驻防八旗”。顺治二年(1645)始置,以后于各要冲之地陆续增派。各按专城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等为驻防长官,下设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职,统率所
1814—1862清陕西泾阳人,字黻侯,号小浦。道光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工部侍郎等职。咸丰二年(1852)擢江西巡抚,曾与太平军多次激战于赣皖两省。五年被革职,旋起复。十年以太平军连克太平、建平、广德
1593—1665明末清初福建南安人,字亨九,一字彦演。明万历进士。崇祯初屡迁至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镇压陕西农民军。旋晋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军务,曾击败高迎祥、李自成部。崇祯十
官名。府属僚佐之一。西魏大统初始置,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府僚佐。北周大丞相、丞相府亦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