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所南
即“郑思肖”。
即“郑思肖”。
篇名。梁启超撰,署“中国之新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开始在《新民丛报》连载,至次年九月而止,共二十节。宣传新民为中国今日第一急务,逐一论列新民之道,包括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
宋张义堡(今宁夏固原西南)人,先世居安定。字信甫。以父达荫补承节郎。屡从吴玠、张浚拒金兵,累官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富平败后,叛降金朝,为金镇洮军节度使、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绍兴九年(1139),
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未载。汉印、封泥等有之。当为卫尉属官。《后汉书·百官志》有左都候、右都候,隶属卫尉,秩皆六百石。主管剑戟士以巡逻护卫宫禁,奉命收考贵戚大臣。据洪饴孙《三国职官表》,魏亦置左、
?—1181金华阴(今属陕西)人,字德懋,号息轩。天眷进士。累迁至秘书监兼左谏议大夫,后出为永定军节度使,致仕。长于文学,善画人物、鞍马,尤以山水擅长。
宋代给事中与中书舍人的合称。
一名黑壤。春秋晋地。在今山西沁水县西北。《左传》文公十七年(前610):“晋侯蒐于黄父。”杜预注:“一名黑壤,晋地。”宣公七年(前602):“冬,盟于黑壤”,即此。
清淮军周盛波、周盛传兄弟所部。咸丰三年(1853),周氏兄弟在原籍安徽合肥办团练抗拒太平军。十一年李鸿章招募淮军,令周盛波选募成军,名盛军,亦称盛字营。同治七年(1868)夏,盛军归周盛传接统。光绪二
战国韩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即此。
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胡良渡口。《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二年(937),“冯晖、孙锐引兵至六明镇,(杨)光远引之渡河,半渡而击之”,即此。参见“鹿鸣城”。
1647—1715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青来,号浩轩。康熙进士,官检讨。应奉文字,多出其手。康熙三十九年(1700)任河南巡抚,禁火耗私派,居官负声望。四十三年,会同川陕、山西督抚勘议黄河水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