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君
战国时楚国封君。为楚顷襄王近臣。封邑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大夫庄辛曾言于楚顷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见《战国策·楚策四》。
战国时楚国封君。为楚顷襄王近臣。封邑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大夫庄辛曾言于楚顷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见《战国策·楚策四》。
?—709唐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西南)人。明经及第。累历天官员外郎、御史中丞。延载元年(694),擢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寻进内史。封郑国公。为相十余年,巧佞取媚,无所荐达。随帝所喜怒为毁誉。或问其名高
西汉犍为资中(今四川资阳)人,字长叔。成帝时任校尉。建始四年(前29),河决东郡金堤。次年,受命以河堤使者治河。用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遂迁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
①官员因功勋获一个以上爵位时,可申请将较低者转让给子弟。《周书·王勇传》:“时有别封者,例听回授次子。”②宋代官员转官的一项规定。官员磨勘后原应转官,碍于*止法,经奏请,准许授予弟侄、子孙,使之出官或
明成都卫(今四川成都)人。正德中任筠连守备,镇压都掌蛮起义。嘉靖初,升都指挥佥事、左将军,协守松潘。嘉靖五年(1526)擢副总兵,曾破黑虎五羌,解长安诸堡之围。十四年,白草羌攻霸底堡,又率兵击走。先后
见“十三陵”。
一作按兔爪儿简寨。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腰站附近。原属建州女真苏克苏浒河(苏苏河)部,明万历十三年(1585)为努尔哈赤所并。
音乐。《礼记·乐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西周统治者以之为表现“礼”的一种手段,列为“六艺”之一,令贵族子弟于学宫习之。用于政治、祭祀及道德教化方面。《易·豫·象》:“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
地名。即今河南郏县西北薛店。《读史方舆纪要》引《奉天记》:“唐建中四年(783),讨李希烈,官军自汝州前进,至薛店,为贼所败”,即此。
1862—1933清末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名文泉,号苕川迁叟。以字行。同治举人。早年研习训诂之学,后见疫病流行,故而改习医术。注重以经解经,辨析前人之误。认为“致知在格物,书亦物也”。认为治病在处方
地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以徐州彭城县狄(《新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作“秋”)丘冶置,主铁冶。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利国。境内盘马山产铁。神宗时有三十六冶,冶工达三、四千人(见苏轼《东坡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