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台什
明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蒙古族,土默特氏,后改纳喇氏。万历二十五年(1597),联合哈达、辉发、乌拉等九部与建州女真作战,兵败乞和,愿以女妻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同年,建州与蒙古不和,复将已许代善之女再许蒙古喀尔喀宰赛贝勒。次年,嗣那林布禄为贝勒,与布杨古分踞东西二城。与建州不睦,且于后金天命三年(1618)萨尔浒之役,发兵二千助明。此役明军大败,努尔哈赤乘胜挥师击叶赫,锦台什自焚死。叶赫灭。
明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蒙古族,土默特氏,后改纳喇氏。万历二十五年(1597),联合哈达、辉发、乌拉等九部与建州女真作战,兵败乞和,愿以女妻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同年,建州与蒙古不和,复将已许代善之女再许蒙古喀尔喀宰赛贝勒。次年,嗣那林布禄为贝勒,与布杨古分踞东西二城。与建州不睦,且于后金天命三年(1618)萨尔浒之役,发兵二千助明。此役明军大败,努尔哈赤乘胜挥师击叶赫,锦台什自焚死。叶赫灭。
一作苦兀、库野、库页。古族名、地名。明清对居今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土著部族的称呼。唐称窟说,元称骨嵬。史载在奴儿干海东。明永乐七年(1409),设奴儿干都司管理之。其人身多毛,头戴熊皮,身衣花布
一作望苴子、四军罗苴子。唐代南诏所养的精锐士卒。苴,古代洱海地区方言俊杰之意,罗苴子即精兵。选自乡兵,能登点苍山顶、跨一丈三尺坑、逆游二千尺、负一石五斗米四十里急行军、擅长剑术者始能入选。每人领乡兵百
指官员告老辞官。《礼记·曲礼下》有“大夫七十而致仕”之说。汉代无年龄规定。宣帝时,韦贤为相五岁,年七十余,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第一品。丞相致仕自此始。致仕后待遇为皇帝褒赏,并非定制。东
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顺天路置。治清苑(今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定兴、高碑店、雄县、深泽、辛集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府。
武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内园副使、洛苑副使、如京副使、崇仪副使置,为从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清乾隆二十年(1755),改武略将军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五品之封赠。三十二年,属
又译忽必来。蒙古八鲁剌思部人。早年投附成吉思汗,充当那可儿队伍中的云都赤(带刀者)。勇猛善战,与折里麦、速不台、哲别号称“四狗”。蒙古建国,受封为千户长,先后隶于哈撒儿和阔列坚。元太祖五年(1210)
唐炼丹书《真元妙道要略》记载,“伏火”的消(即硝)石要在赤炭上试,“成油”入火不动时,即为“伏火”;不“伏火”的消石在赤炭上试,即成焰火。消石在赤炭上试,与二氧化碳混合,即可发生类似火药的作用。为后世
官田名。宋代依据户绝条贯没纳入官的户绝之家庄田。属各地常平司,允许随时估价出卖。若出卖不行,则由原佃莳或分种之人供纳原税,改立户名,或者召无田产户承佃,输纳租课。
投刺,谓递呈书有姓名之奏文。东晋司马睿称帝,一反以往诸帝初即位时率赐民爵一级的惯例,仅赐诸吏投刺劝进者加位一等,民投刺者皆除吏,凡二十余万人,时人称之为“投刺王官”。名虽为官,实乃乌有,其多数并未授职
官名。《周礼》列为地官属官,掌畜养牛牲,以供祭祀、宴享、丧事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