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门祗候
官名。唐制,中书省所隶通事舍人抽赴閤门供职,称閤门祗候。宋初犹有以正官充任者,其后但以检校官为之,或用为武臣加官而不领閤门之事。元丰改制,始为职事官,从八品。助理閤门司传宣赞谒之事。金代置二十五人,正大间,增为三十二人。
官名。唐制,中书省所隶通事舍人抽赴閤门供职,称閤门祗候。宋初犹有以正官充任者,其后但以检校官为之,或用为武臣加官而不领閤门之事。元丰改制,始为职事官,从八品。助理閤门司传宣赞谒之事。金代置二十五人,正大间,增为三十二人。
明洪武六年(1373)降简州为县。治今四川简阳市西北。正德八年(1513)复升为州。
约590—660唐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人,原名梵天。诗僧。其诗多用俚言俗语,素朴质直,广泛流行于西北边陲,反映唐初社会赋役繁重,贫富悬殊的现实。另有类似佛家偈语、家训格言式诗,蕴含哲理,宣传佛教
纸币名。又称票钞或宝钞。因以银两为单位,故亦称银票或银钞。清初一度发行,十余年后即停止。咸丰元年(1851)九月,陕西道监察御史王茂荫建议推行钞法。三年左都御史花沙纳和王茂荫奉命会同户部拟定试行官票章
书名。清梁绍壬撰。成于道光年间。主要记述清代文学、艺术、戏剧、政治、经济情况及名人事迹。书中之京师梨园、鸦片、三江赋重、林则徐奏疏等篇目之内容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有道光十年(1830)钱唐汪氏振绮堂
三国蜀改故且兰县置。治今贵州福泉市、黄平县一带。为牂柯郡治。西晋属牂柯郡。南朝齐为南牂柯郡治。梁废。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哈。来源说法不一:一说与瑶族同源于汉晋时武陵蛮;一说为古越人后裔;一说由南蛮一支发展形成;一说与春秋战国时徐夷有渊源关系。隋唐时泛称蛮僚、峒蛮。宋始称畲民或輋民,明清因之。现称
选拔官吏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原为二科,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其后多混同连称,而为一科,所举也不限于孝者和廉吏。察举孝廉为岁举,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
1884—1911清末湖北鄂城(今鄂州)人,原名家栋,字青云。光绪三十年(1904)入湖北新军。次年加入日知会。旋入宪兵学校,毕业后充宪兵,递升正目。宣统三年(1911)先后参加文学社及共进会,任宪兵
蒸馏法炼锌。始见于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基本操作是把炉甘石置坩埚内,下用煤炭加热,便可还原并蒸馏出金属锌。其原理与现代横罐法炼锌一致,是世界上关于冶炼金属锌的最早记载。
书名。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金鋐纂修本等,其中以郝玉麟等监修,谢道承等纂本书较常见。本书乾隆二年(1737)成书。七十八卷。取旧志之烦芜未当者,删汰冗文,别增新事。如沿海岛澳诸图,旧志所不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