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济
元睢州柘城(今属河南)人,字济民,号秋冈。早年入忽必烈(世祖)潜邸,备顾问。中统初,随廉希宪官于陕西,后又随之入中书。至元六年(1269),同知高唐州事,迁监察御史。曾劾阿合马不法。十四年,同知绍兴路总管。历任浙东道宣慰司同知、两淮都转运盐使、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池州路总管、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使等职,有政绩。大德五年(1301),受佥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事,未到任,病死。
元睢州柘城(今属河南)人,字济民,号秋冈。早年入忽必烈(世祖)潜邸,备顾问。中统初,随廉希宪官于陕西,后又随之入中书。至元六年(1269),同知高唐州事,迁监察御史。曾劾阿合马不法。十四年,同知绍兴路总管。历任浙东道宣慰司同知、两淮都转运盐使、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池州路总管、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使等职,有政绩。大德五年(1301),受佥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事,未到任,病死。
春秋齐平陵邑,西汉置东平陵县。以右扶风有平陵县,故此加“东”字。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平陵城。有工官、铁官。《后汉书·灵帝纪》:建宁三年(170),济南民暴动,“攻东平陵”,即此。自汉至晋为济南郡、济南国治
战国邑名。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战国策·楚策一》:范环对楚王曰:“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秦置句章县。
俗称班禅行宫。在今河北承德市。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班禅六世至承德庆祝高宗七十寿辰,高宗命仿后藏扎什伦布寺建此庙(须弥福寿乃扎什伦布之汉译),以供班禅居住和讲经。占地37,900平方米,主体建筑
1013—1072辽皇族。字乣邻,一作查剌。燕王瑰引之子。重熙十一年(1042),为北院枢密副使,与刘六符使宋。十三年,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十六年,迁北院大王。十八年,与皇太弟重元为先锋,攻西夏。次年,
哲学用语。喻指思虑无所偏蔽的境界。《荀子·解蔽》:“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提出:“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鬓眉而察理矣。”认为排除各种偏见对思虑的干扰,使“心”如静
书名。清姚元之撰。八卷。作者嘉、道间先后任职翰林院、南书房、内阁、都察院及礼、兵各部,居官既久,熟悉掌故,遂成此书。卷一、二记清朝掌故、礼仪制度;卷三记各地风土人情;卷四记石刻印章、古籍文物;卷五、六
天文仪器。亦称浑天。其构造是在一个大圆球上刻画星宿、赤道、黄道、恒隐圈、恒显圈等,类似现今的天球仪。浑象有两种形式:(一)在天球外围置地平圈,以象征地平;(二)将天球球体镂空,在球腹中放置座位以象征地
水渠名。在唐河北道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南。咸亨四年(673)县令李仁绰开,自邺郡引天平渠水溉田,长三十里。
清安徽宁国人,一说安徽宣城(今宣州)人,本姓徐,名在柯。好游览,善画山水,师法倪云林、吴镇、沈石田,笔意苍浑,墨色浓厚,宣(城)池(州)之间,多奉为楷模。
北魏孝昌二年(526)置。治西都(隋改名湟水,今青海乐都县)。辖境相当今青海西宁、湟中、乐都等市县地。唐为陇右道采访使及陇右节度使治所。安史乱后地属吐蕃。北宋元符二年(1099)以青唐城(今西宁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