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机器局
官办军用企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陕西巡抚鹿传霖创设于西安。所造军械弹药均供省内驻军使用。
官办军用企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陕西巡抚鹿传霖创设于西安。所造军械弹药均供省内驻军使用。
996或998—1083北宋应天虞城(今属河南)人,字叔平。天圣进士。通判海州,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出知洪州,筑临江石堤,水不为患。加直集贤院、知青州,因举官失当罢去。再被起用,累迁知制诰,为翰林
即李继捧。为宋端拱元年(988)所赐姓名。
1781—1847清甘肃武威人,后定居西安。字伯瀹,又字寿谷、介侯、鸠民。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散馆,改任贵州玉屏、遵义,四川屏山、南溪,江西永新、泸溪等县知县及临江通判等职。曾创修
一名郫。春秋晋邑。即今河南济源市西邵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齐侯伐晋,“戍郫邵”,即此。
以邛竹制作之杖。邛竹,竹之一种,产于邛崃山(今四川荥经西南),故名。据《史记·大宛列传》,张骞西使抵大夏(今阿富汗北部一带),见邛竹杖、蜀布,系大夏商贾贩自身毒(今属印度半岛),因而推测经蜀地可达大夏
书名。清谢兰生撰。四卷。谢氏曾参与镇压太平军,事后以编年兼纪事本末体,将太平天国兴亡始末综合成编。起道光末年,迄同治三年(1864)。每年各地大事略备。有同治年间刊本。
见“渭北鄜坊”。
官署名。或称都转运使司。西夏有都转运使司,设转运使等官。金代中都路置都转运司,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设使为长官,正三品。下设同知、副使、都勾、户籍、支度、盐铁判官、都孔目官、知法等官
?—1358元无为(今属安徽)人。至正十五年(1355)自巢湖投归朱元璋。以水师破元军,官秦淮翼元帅,克镇江以东诸府县,判行枢密院事。十八年,与廖永安击张士诚军于江阴石牌,奋戈跃马,力战而死。追封永义
?—前76西汉济南(治今山东章丘西)人。以郡县吏积功为被阳令。武帝末,因绣衣御史暴胜之推荐,征为右辅都尉。昭帝时,官至御史大夫。元凤四年(前77)为丞相,封宜春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