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吉
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徙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字无咎,号南涧。韩维四世孙。少受业于尹焞,以荫为龙泉县主簿。绍兴二十八年(1158)知建安县,符离之役,曾上书张浚请勿轻举,不听。乾道九年(1173),权礼部尚书,使金贺生辰,还奏当养威蓄力,待机图金。除吏部侍郎。淳熙元年(1174),知婺州。次年,移知建安府,大兴学校,创修郡志。入为吏部尚书。五年,再知婺州,后提举太平兴国宫。著有《桐荫旧话》、《南涧甲乙稿》。
宋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徙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字无咎,号南涧。韩维四世孙。少受业于尹焞,以荫为龙泉县主簿。绍兴二十八年(1158)知建安县,符离之役,曾上书张浚请勿轻举,不听。乾道九年(1173),权礼部尚书,使金贺生辰,还奏当养威蓄力,待机图金。除吏部侍郎。淳熙元年(1174),知婺州。次年,移知建安府,大兴学校,创修郡志。入为吏部尚书。五年,再知婺州,后提举太平兴国宫。著有《桐荫旧话》、《南涧甲乙稿》。
344—355十六国时前凉人,字元舒。凉州牧张重华子。十岁嗣位,称凉州刺史、西平公。为伯父张祚矫重华遗令所杀。在位不及一月,谥哀公。
年号。(1)五代南汉(越)高祖刘年号(917—925)。凡九年。(2)辽景宗年号(979—983)。凡五年。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锡伯营自盛京(今沈阳)移驻伊犁河南岸驻屯,按名分给地亩,自耕自食,一旗为一屯,共为八屯。嘉庆时新凿锡伯渠成,乃南移新渠两岸,筑屯堡而居。
见“龙图”。
神名。(1)传说中的司火之神。《国语·周语上》:“回禄信于耹隧。”韦昭注:“回禄,火神。”《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火神也。” (2)佛经又称之为火天、火尊。婆罗门
水名。即今陕西合阳县西金水沟。《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说文》引“洽”作“郃”。后又称瀵水。
明代封藏族五王之一。永乐四年(1406),封西藏馆觉(今贡觉县)地方僧人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为灌顶国师。五年,加封护教王。十三年,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卒,其从子斡些儿吉刺思巴藏卜承袭王爵,遵惯例遣使入贡,
传为箕子之名。
明宦官。任天津税监,兼辖临清。始至即招纳地痞,横征暴敛,白昼抢夺人产,抗者即以违禁罪之。万历二十七年(1599)激起临清民变,几乎丧生。后活动于扬州一带。
南朝梁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字德茂。武帝长兄长沙宣武王懿孙。初封上甲县都乡侯。太清初为舍人。侯景陷台城(今江苏南京),奉诏西奔。及至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士多往询京城事。乃写成一卷,有问者便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