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海
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高欢侄孙。累迁散骑常侍。自请入林虑山修行佛法。经二年,不能自守而复职,纵酒纳姬,又兼领军。皇建元年(560),右丞相高湛守邺都(今河北临漳西南),用以典掌机密。为湛谋划复立废帝高殷以讨孝昭帝高演,计未行而演病死。湛继立,以为侍中、太子詹事。河清二年(563),被侍中和士开所谮,出为兖州刺史。后主时,以其后妻乃陆令萱之甥,复征入与侍中祖珽共执朝政。常以令萱密语告珽。及珽求领军将军,未许,珽以其所告报令萱,遂出为郑州刺史。齐亡,被杀。
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高欢侄孙。累迁散骑常侍。自请入林虑山修行佛法。经二年,不能自守而复职,纵酒纳姬,又兼领军。皇建元年(560),右丞相高湛守邺都(今河北临漳西南),用以典掌机密。为湛谋划复立废帝高殷以讨孝昭帝高演,计未行而演病死。湛继立,以为侍中、太子詹事。河清二年(563),被侍中和士开所谮,出为兖州刺史。后主时,以其后妻乃陆令萱之甥,复征入与侍中祖珽共执朝政。常以令萱密语告珽。及珽求领军将军,未许,珽以其所告报令萱,遂出为郑州刺史。齐亡,被杀。
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军营之编制,即五营中之中营,亦称“中权亲军”或“中权营”。为五营之主,共大帅八人,较其他四营更为庞大。领军行进止,其余四营制将军各率其偏裨以从。
又称沔口。汉水入江处。三国时为军事重地。吴黄武二年(223)在大江东岸今湖北武汉市黄鹄山(俗称蛇山)东北筑城,因名夏口城(《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背山临江,形势险要。孙吴有重兵戍守,并置夏口督驻此
用于河防之兵丁。清顺治十二年(1655)始于江南设置。康熙十七年(1678)起,裁减河夫,增加设置。江南、山东、直隶三省共设一万二千五百余名。黄河各工于二个夫堡之间添设兵堡一处,住兵二名,看铺守堤,汛
地名。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地高临海,形势险要。明洪武初,耿忠在此筑堡以备倭。永乐年间总兵刘江复加增筑,永乐十七年(1419)倭寇来侵,尽为所歼。
官名。周代置,掌祭祀祷祝。《逸周书·尝麦》:“少祝导王,亚祝迎王,降阶即假于大宗、少宗。”
金地方建置。沿宋旧名,又称真定府路。辖府三:真定、彰德、中山;节镇州二:邢、卫;防御州二:洺、濬;刺史州五:威、沃、磁、祁、滑;县六十一;镇三十三。
官名。北魏置。属尚书省库部曹。《魏书·官氏志》:“孝文帝太和十年(477)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牧、太乐、虞曹、宫舆、复育少卿官。”十七年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匈奴诸王。呼衍氏。(1)西汉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大臣左伊秩訾王之兄,其二女为呼韩邪单于阏氏。(2)东汉北匈奴诸王,所统部落活动地区在今新疆东北部天山山脉东段一带。永平十六年(73),被窦固击败于天山;次年
746—809唐幽州(治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今陕西长武北),善治军,累官至金吾将军。曾大破吐蕃军,以功封渤海郡王。元和元年(806),刘辟叛,以宰相杜黄裳荐
官名。唐贞元二年(786)置,为左监卫长官,一人,从二品,位大将军上。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行幸则率属下于衙门监守。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以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元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