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鱼鳞大石塘

鱼鳞大石塘

清代海塘形式之一。用条石纵横叠砌,外形似鱼鳞状的重型海塘。黄光升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在浙江海盐修筑海塘时首创。塘基部分采用五纵五横的砌石方法,称“鱼鳞塘”。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浙江巡抚朱轼在海宁老盐仓筑海塘时加以发展改进:在每塘塘石上下左右均加凿槽榫;在合缝处加灌石灰糯米汁油灰;在条石间加铁攀嵌扣;塘基增设梅花桩。称“鱼鳞大石塘”。乾隆初年定为永久性海塘的标准。正式规定塘身为十八层,每层用厚一尺、宽一尺二寸,长约五尺的条石丁顺间砌,总高一丈八尺,底宽一丈二尺,顶宽四尺五寸,每丈用石料约17立方米,重47吨以上。条石间嵌扣铁锔、铁锭。塘基密布梅花桩,上筑三合土。并规定塘身九层以外砌坦水二道。据乾隆五十二年(1787)统计,已筑鱼鳞大石塘八九十里,并用千字文编序号,立石碑于塘顶,以便于管理。

猜你喜欢

  • 西征纪程

    书名。清邹代钧撰。四卷。光绪十二年(1886)邹氏随刘瑞芬出使英、俄,书中所记,起自二月十二日,迄三月二十五日。皆途次见闻。沿途自沪至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穿越法兰西到达英都伦敦,中

  • 散州

    元、清地方行政区划名。元代散州或隶属于路,或直属行省,一般均领县。清代散州隶属于府,不领县,地位与县相等。

  • 店铺课钱

    唐代店肆承领公廨本钱所纳之利息。《唐会要·诸司诸色本钱上》:“大历六年三月敕,军器公廨本钱三千贯文,……宜于数内收一千贯文,别纳店铺课钱,添公廨收利杂用。”此为贷放公廨本钱之特殊形式。

  • 商卓特巴

    藏语音译。一译仓储巴。清代管理西藏商上库藏及财政收支的官员,由四品僧俗官员充任。出缺后,例自济仲喇嘛等僧俗官员中择人升补。又凡达赖、班禅等大活佛属下以及寺院、贵族所设管家亦称此。今译强佐。

  • 陈鹏年

    1663—1723清湖南湘潭人,字北溟,一字沧洲。康熙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任江宁知府,为官清廉,有政声。旋为总督阿山诬陷下狱,被李光地营救获释,入京在修书处效力。四十七年特授苏州知府,旋署布

  • 夹谷之奇

    ?—1289元滕州(今属山东)人,字士常。女真族。初为济宁教授,后辟中书省掾。元军南下攻宋,授行省左右司都事。至元十九年(1282),为吏部郎中,立黜陟之法,著为令式。二十一年,迁赞善大夫。曾与李谦奏

  • 黄金戍

    地名。在今陕西洋县东北。《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十一年(434),萧思话攻杨难当,遣萧承之等进拔此戍。

  • 赵羾

    1364—1436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云翰,号云涧。洪武时由乡举入太学,授兵部职方主事。画天下要害阨塞屯戍所宜以进,称帝意,升员外郎。建文初出为浙江参政,建策捕海寇有功。永乐二年(1404)出使

  • 马复初

    1791—1872清云南太和(今大理)人,名德新,以字行。伊斯兰教学者。少承家学,通晓阿拉伯文及波斯文,曾游历川、陕、陇、新疆以及印度、土耳其及阿拉伯等地区。对伊斯兰教经典造诣颇深。回国后居云南,从学

  • 司色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色司长官,员一人。掌各种器物、衣料的着色。正四命。下设小司色上士以佐其职,领缋工中士、漆工中士、油工中士等官属。隋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