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崑
清广西桂平人,原姓王,因避讳改姓。曾为讼师。道光二十八年(1848)营救冯云山出狱。金田起义后,以女妻石达开,封翼贵丈。咸丰二年(1852)任指挥,善抚士卒,升检点。次年克南京后,升夏官正丞相,兼管刑部事。四年封卫国侯,三月因忤杨秀清,革职。八月复职,封卫天侯,仍司刑部事。五年冬,随石达开经略江西。六年代石主持江西军务。后自临江援吉安,战死。
清广西桂平人,原姓王,因避讳改姓。曾为讼师。道光二十八年(1848)营救冯云山出狱。金田起义后,以女妻石达开,封翼贵丈。咸丰二年(1852)任指挥,善抚士卒,升检点。次年克南京后,升夏官正丞相,兼管刑部事。四年封卫国侯,三月因忤杨秀清,革职。八月复职,封卫天侯,仍司刑部事。五年冬,随石达开经略江西。六年代石主持江西军务。后自临江援吉安,战死。
①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寝局。掌门閤灯烛之事。唐沿置,改正六品。宋、金及明初悉如唐制。明永乐后,其职尽归于宦官。②官署名。明代女官尚寝局所领四司之一。洪武五年
清代民田之一种。亦作更名地、更明地、废藩田产。康熙八年(1669)颁诏,将明代宗藩所遗田地,改归民户所有,入所在州县缴纳赋税。这种田地主要分布于直隶、陕西、河南、山东、湖广、四川、江西数省,总数约数十
周代国名。或作、蔡。姬姓,在今河南郑州东北,始封君为周公之子。祭公谋父为穆王臣,其国至春秋尚存。
北魏寺院中带有奴隶性之劳动者。来源于重罪犯及官奴,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
官名。清代户关监督之一。顺治二年(1645)设,正、副监督各一人。正监督为主官,由特派旗籍大臣兼充。副监督又称副使,由内务府大臣选派。关署在崇文门大街东。掌征纳出入京师商货之税,正额解户部,盈余归内务
书名。清末金文田编。八卷。光绪二十一年(1895)金氏参与续修天台县志,后修志事中辍,乃以所收集的人物资料纂为是编,以供后来主修县志者采择。分高士、循吏、儒林等八类。光绪二十六年书成。有天台齐品亨堂聚
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山势高峻。辽兴宗重熙六年(1037)猎于野狐岭;明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北出野狐岭,败元兵于察罕脑儿;景泰元年(1450)英宗自瓦剌部南归,也先遣兵送至野狐岭,均即此。
书名。英国亨德(William Hunter)撰,清末任延旭译。亨德曾辑修印度各省志书,复删繁就简,撰成是编。详今略古,概述印度历史,止于1892年。为英国侵占印度辩护。译者少印度史知识,译名亦不征引
书名。近人王国维撰。不分卷。王氏研究蒙元史事时,于《元朝秘史》眉批颇多。后将其可存者六则,合《西使记》札记一则成此编。在版本校勘上补讹误者达六、七十事。于蒙古史研究颇有参考价值。
官名。清代钦天监长官。康熙八年(1669),因以西洋人南怀仁充钦天监汉监正,故更名为监修。雍正三年(1725),实授西洋人戴进贤为监正,去监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