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黎峒

黎峒

黎族居住地的总称。宋于唐琼管地置琼州及万安、昌化、朱崖军。其地有黎母山,黎族居之。俗呼山岭为“”,居其间者号为黎人。大都按支系立村,聚村落成峒。服属州县者称熟黎,居深山无征徭者为生黎。生黎时出与州县民互市。宋初曾羁縻黎峒。南宋时,黎人王氏立功边陲,世受封爵。淳熙八年(1181),以三十六峒都统领王氏女袭封宜人。嘉定九年(1216),王氏女吴氏复袭封爵,统其地。至清代,仍沿此称。

猜你喜欢

  • 学司

    ①国子学官通称。《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岑)文豪请具束修,(袁)君正(宪父)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剧难。”②宋代提举学事司的简称。

  • 子越

    ?—前605又称越椒、鬬椒、伯棼。春秋时楚国人,名椒。楚庄王三年(前611),庸乘楚荒年叛楚,乃与子贝率师灭庸。九年,令尹子文死,鬬般继任令尹,他任司马。后与��贾诬杀鬬般

  • 河间公

    即“移刺众家奴”。

  • 良贱

    指良民和贱民。古代以所谓身家清白与否,从法律上将各种人的身份划分为良、贱两等。以士、农、工、商为良,以倡优、奴婢、乞丐等为贱。此外,各朝代还有不同名目的贱民,如魏晋、隋唐的*杂户,辽代的宫户、著帐户、

  • 田承嗣

    705—778唐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初为安禄山部将,禄山反,使为前锋,攻陷河洛。唐军收复洛阳,降而复叛。史朝义败,再降。广德元年(763),由郑州刺史三迁至魏博节度使。计户口,重赋敛,自署将吏,厉

  • 奎章阁

    元殿阁名。在兴圣殿西廊。文宗天历二年(1329),立奎章阁学士院。阁内收藏古器物及图书甚多,聚集文人学士,鉴赏文籍,兼备皇帝咨询。顺帝至元六年(1340)罢。现存古代书画,不少曾经奎章阁收藏,钤有“奎

  • 李青山

    ?—1642明末山东人。屠户出身。崇祯时起义于梁山,杀官军,毁漕船,拥众数万。崇祯十五年(1642)兵败投降官府,后被押赴北京处死。

  • 左屯卫大将军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改左领军府为左屯卫,置大将军一人为长官,正三品,总其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龙朔二年(662),改名左威卫大将军。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复名左屯卫大将军。北宋沿置,为环卫官

  • 天人合一

    指天道决定人事,人事也可感知天道,二者合而为一。商周时维护统治权之神学理论。《书·泰誓》:“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意谓人间之君、师系天为保护下民而树立的。《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 刑法制度。初为强迫罪犯戍边或罚作劳役。《汉书·陈胜项籍传》颜师古注:“谪读曰讁,谓罪罚而行也。”《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规定:“非谪罪也而欲为冗边五岁,毋偿兴日,以免一人谓庶人,许之。”汉武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