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
明应天溧水(今属江苏)人,初名德,字德洪。洪武进士。太祖为改名。历官至兵部左侍郎。惠帝即位,进兵部尚书,与黄子澄同参国政,建削夺诸王之策,先后废周、代、湘、齐、岷五王。建文元年(1399)靖难兵起,被燕王指为“奸臣之首”。四年,燕师破南京,外逃募师,被执不屈死。
明应天溧水(今属江苏)人,初名德,字德洪。洪武进士。太祖为改名。历官至兵部左侍郎。惠帝即位,进兵部尚书,与黄子澄同参国政,建削夺诸王之策,先后废周、代、湘、齐、岷五王。建文元年(1399)靖难兵起,被燕王指为“奸臣之首”。四年,燕师破南京,外逃募师,被执不屈死。
外来之民。战国秦国称本国之民为“秦民”,称新迁来之民为“新民”或“民客”。民客于三世之内不服兵役。
官名。秦、西汉为尚书令副贰,秩六百石。东汉为尚书台次官,职权益重,增秩至二千石。职掌拆阅封缄章奏文书,参议政事,谏诤驳议,监察百官。令不在,则代理其职。建安四年(99)分置左、右。魏、晋置为尚书省次官
①先秦文献和金文作君王、官吏、统辖、任职解。汉代为一种选官制度。称辟召、征辟;皇帝以敕令形式选用官吏,公府、大将军及州郡任用属吏称辟除。后者为汉朝选官入除重要途径。三国、两晋、南北朝沿之。②《墨经》逻
?—630一作屈利俟毗可汗。西突厥可汗。统叶护伯父。唐贞观二年(628)杀统叶护自立。弩失毕诸部不服,另立肆叶护为汗。四年肆叶护遣阿史那泥孰兴兵东讨,追斩之于金山(今阿勒泰山)。
相传西汉人。在河滨结草为庵,因以为号。精通《老子》。汉文帝喜读《老子》书,有数事不解,曾遣使以问。或说为东汉时不知名之隐士。提倡无为养神,认为无事安民,政令不烦,则民各得其所。反对陈之以甲兵,主张无怨
西汉阳陵(今陕西高陵西南)人。武帝时人称京师大侠,武帝下诏指名缉捕。征和年间,丞相公孙贺为赎子罪自请逐捕之。下狱后,乃上书告贺子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使巫祭祠祝诅等。有司案验,贺父子下狱死,族诛。巫蛊之
官名。北魏置。为皇帝的侍从武官,属募员虎贲将军。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1407明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字景阳。洪武时,历官都指挥同知、都指挥、右军都督佥事等。建文元年(1399)镇守凉州(今甘肃武威)。成祖即位,进后军左都督,拜平羌将军,主持西北边务。永乐三年(1
?—1629明河南商丘人,字汝京、京甫,号凤筠。万历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万历二十四年(1596),日本再次侵略朝鲜,次年奉命经略援朝军务。二十六年,明军在蔚山大败,因弃军丧师被免职。三十八年抚辽东,
即“朵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