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一那蒌氏

一那蒌氏

吐谷浑氏族、部落名。以部为氏。又作他娄屯、七那楼、乙那楼、那蒌氏、那蒌,后改称蒌氏。本为辽东鲜卑。晋太康年间(280—289),随*吐谷浑西迁甘肃、青海一带,成为吐谷浑国诸部之一。鲜卑拓跋氏所建北魏政权中亦有一那蒌氏,为内入99姓之一。

猜你喜欢

  • 美州

    渤海王国置。为怀远府所领9州之一,仅知其统山河、黑川、麓川3县。辽灭渤海后,迁其民于今辽宁彰武县西北,置遂州治之;所统3县并为一,曰山河。

  • 沟主

    亦称布主。壮语音译,意为“主户”、“主人”。唐宋时邕州羁縻州地区土民对土官的总称,包括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同发遣、权发遣等。因拥有辖区内全部土地、山林、河流及土民,故称。土民依附在“沟主”的

  • 官觉罗

    清代宗室和皇族中“觉罗”姓氏的俗称。为史家所创称,借以分辨“觉罗”中国姓、民姓。清官书、典籍无文。参见“民觉罗”(668页)、“国姓”(1429页)。

  • 年班

    清朝中央政府对蒙古、藏、维吾尔等民族上层王公朝觐所定的一种礼制。规定每年在旧历年前,分班轮流到京朝觐,故称。顺治五年(1648)规定蒙古王公、台吉、都统等于年节朝觐。六年规定,每年于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

  • 沐昆

    1482—1519明朝将领。字元中,号玉冈。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回族。沐瓒之孙;沐诚之子。父母早逝,年10岁,授锦衣卫指挥佥事。沐琮抚为子。弘治十年(1497),嗣琮黔国公爵,敕佩征南

  • 赵国珍

    唐代牂柯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牂柯(治今贵州瓮安县东北)人。蛮首※赵君道后裔。原为牂柯谢氏的一个属部首领。天宝(742—756)中,因作战有功,获宰相兼剑南节度使杨国忠赏识。以其有方略,授黔中都督。屡随军

  • 札只剌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札赤剌、札答兰、茶只剌、茶赤剌、插支来、插只来。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宗,均为孛端察儿后裔。始祖为札只剌歹,相传为孛端察儿所掠孕妇所生,故名,意为外姓人之子,子孙遂以为氏。最

  • 玉壁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的一次战役。玉壁位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西魏大统四年(538),骠骑将军李思政以此地险要筑城,并自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东北)移镇之。后徙并州刺史,仍侨治于此。八年(542),思政回镇弘农,

  • 姑臧

    古县名。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匈奴休屠王故地,建武威郡,姑臧为其十属县之一,治今甘肃武威县。东汉为武威郡治所。晋代为凉州治所。十六国时期,前凉建都于此。晋太元十一年(38

  • 三掌教制

    伊斯兰教宗教管理制度。相传始于南宋或元明。实为唐宋时期管理教务的“筛海”(教长)和管理民事的“嘎锥”(宗教法官)之二掌教制发展而来。在宗教内部是一种政、教合一的制度。三掌教即:讲解经文和领拜的伊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