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丁启濬

丁启濬

清朝官吏、文史家。字亨文。号哲初,又号蓼初。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万历十六年(1588),由德化(今江西九江)中举。二十年(1592)登进士。历宝庆(治在湖南邵阳市)、杭州二府推宫,办事精详,迁户部主事。转吏部文选司主事,晋考功员外,掌官吏考课黜陟。后擢翰林院提督、四译馆太常寺少卿。调南京太仆少卿。因阉党势烈,未几辞官归德化。崇祯元年(1628),复为南京太仆正卿,迁刑部左侍郎,兼理都察院。参预治裁魏忠贤、崔呈秀阉党,将诬害东林党之苏州织造太监,革职充边。阉党案告竣,以病归居德化,体恤民情,周济贫民,积谷便民,倡修道路,请增科额等,士民建生祠祀之。生平手不释卷,谙习历代沿革典故,卒年66岁,追赠刑部尚书,赐祭葬荫子。著有《哲初诗集》、《平圃文集诗集》等行世。

猜你喜欢

  • 清真教

    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一种称谓。亦称“清真教门”。元代杭州建有真教寺,关鉴著泉州《清净寺碑记》,始有“真教”、“清净”之称。为元末、明初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的由来。此称主要在回族及部分东乡、保安、撒

  • 翁正罗巴

    九世班禅之师。藏族。详见“热苏的拉”(1857页)。

  • 乃颜

    ?—1287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玄孙,阿术鲁子。信奉也里可温教(又称景教,即基督教)。嗣父国王位,雄据辽东,心“有异志”(《元史》卷120),轻漫朝廷。对世祖忽必烈于至元

  • 布侬

    壮语音译,意为“侬人”。部分壮族及少数布依族自称。分布在今云南文山,广西左、右江流域及贵州册亨县境内。多姓侬,北宋※侬智高起义失败后,部分改为赵姓、许姓,余去人字旁而为农姓。今广西、云南之布侬统称壮族

  • 特楞古特

    部落名。又译特凌古特、捷连乌特。俄国人又称之为“白喀尔木克”、“山区喀尔木克”。成吉思汗时期依附蒙古。后海都叛元,为所辖。明代隶瓦刺。清代前期从属准噶尔部。主要驻牧于叶尼塞河上游至鄂毕河上游的阿尔泰山

  • 颇超氏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姓氏命名,属党项8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青海果洛以南至四川阿坝之色达县境。

  • 木怜站道

    元代岭北行省三驿道之一。“木怜”蒙古语意为“马”,即马道。起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南的第二站,李陵站由此向西入和林驿道,经兴和路、大同北境,由丰州西北甸城谷出天山(今大青山),经净州、沙

  • 长水胡

    汉代匈奴部落名。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三辅(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共治长安城中,辖今陕西省中部地)。屯长水(今陕西蓝田县西北)者,称“长水胡骑”,屯宣曲(今西安市西南)

  • 昂邦章京

    亦作按班章京,满语音译。清初八旗内的显贵大臣。分职、爵两名:①职官名。后金天聪八年(1634),由职名总兵官改称。清顺治四年(1647)又申明,昂邦章京、梅勒章京等职,皆管兵官衔,授此官者即照此衔称呼

  • 北魏孝文皇帝

    见“元宏”(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