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

辽代佛塔。俗称白塔。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具体建筑年代史籍无载,亦无碑铭可考。《归绥县志》称,传辽圣宗时(982—1031年在位)建。一说辽道宗(1055—1101年在位)时崇尚佛教,各地大兴佛寺、佛塔,华严宗甚为流行,故应建于道宗即位以后。金大定二年(1162)重修。塔高约40米,八角七层,呈楼阁形。用直纹砖和方砖建造,以石灰灌注。基台作莲花形,第一层南门上有石额一方,篆刻“万部华严经塔”6字。一、二层各面皆有菩萨、天王、力士等雕像,形态各异。三层以上塔身外壁皆素面。各层各面均分设门窗。各组斗拱各不相同,灵巧多变。整体庄严、雄伟。一层内壁嵌有石碑11方(现仅存6方),刻有汉文碑铭,为金时重修时所立,记、款部分失窃,所余碑文记捐助者人名、村名、族名等,有“完颜”、“蒲察”、“谋克”等名称。据塔名,应作藏经用,塔内所藏之物今已不存。各层内壁上留有金、元、明及以后各代游人以汉文、藏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八思巴文、蒙古文等书写的题记。塔下原有寺、城及石香亭一座。今仅存城墙遗址,周围约10里,为辽、金时的古丰州城。寺名为“宣教寺”(一说为大明寺)。经塔及历代题记对研究辽金时的建筑艺术、佛教文化、历史沿革、民族迁徙、社会生活和古文字等均有较高学术价值。解放后,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派专人管理。1986年重新修缮,作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向国内外开放。

猜你喜欢

  • 私市

    ①民市的别称。包括官市结束后民间的自由贸易、月市(小市)等集市贸易以及贡使在馆驿与民间的贸易等,详“民市”(666页)、“月市”(373页)、 “贡市②”(993页)。 ②指被统治者禁止的私下贸易。中

  • 速频路

    见“恤品路”(1724页)。

  • 元徽

    ?—530北魏宗室。字显顺。鲜卑元氏(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城阳王※元鸾子。粗涉文史,颇有吏才。正始二年(505),父卒,袭封城阳王。授游击将军,出为河内太守,在郡有治绩,享时誉。孝明帝时,为

  • 达赖喇嘛二世

    见“根敦嘉措”(1812页)。

  • 堪都

    见“罕都”(1172页)。

  • 乌珂克图汗

    见“马可古儿吉思”(185页)。

  • 胡笳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吹管乐器。亦称芦笳。蒙古族称之为“绰尔”。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李延年因其曲造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后成为汉、魏鼓吹乐中的主要乐器。《太平御览》

  • 拉哈卫

    见“兰河卫”(623页)。

  • 承明

    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年号。476年,凡1年。

  • 克什克腾温泉

    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一号温泉水为54度,二号温泉水为85度。泉水中含有40种化学元素,具有止痛、消炎、镇静作用,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整作用,氢元素含量较高。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湿疹、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