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佛祖

三佛祖

云南西盟地区拉祜族宗教和政治领袖。清道光至光绪(19世纪)间人。拉祜族。李姓。因传授佛教,以“三佛祖”闻名。当地佤族也视其为西盟地区大头人。曾参加双江、澜沧一带拉祜族农民反清斗争。失败后为逃避清军追捕,率部分拉祜族及一些傈僳族和汉族避居交通闭塞的西盟山区,建佛寺,立村寨,与当地佤族发生密切关系,以武力和宗教相结合的办法,获得对佤族的统治权,将佤族原部落划分为西盟、力锁、马散、岳宋4个“脚马”(行政单位)。西盟脚马辖西盟山附近几个拉祜族、汉族村寨,命汉人舒志清管理。力锁脚马辖10余个拉祜族、佤族村寨,命拉祜族扎拉管理。马散脚马辖20余个佤族村寨,命拉祜族扎谢管理。岳宋脚马辖30余个佤族村寨,命拉祜族扎得管理。在脚马之下,又委佤族原有部落头人为客长、新管、新爷、管事等官职。对冲破西盟佤族地区原来的闭塞状态起了积极作用,从此外地拉祜族和汉族到西盟地区者日众,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促进了佤族社会生产的发展,使佤族在思想上也受到佛教的某些影响。清朝政府鉴于已成现实,遂于光绪十七年(1891),委其为西盟土千总。

猜你喜欢

  • 出河店

    辽、金地名。即今黑龙江省肇源西茂兴古城。辽属东京道。金属上京路。以辽、金之间的※“出河店之役”而名于史。天会八会(1130),金太宗完颜晟以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大胜辽兵,肇基王业,故改此地为肇州。参见“

  • 郑和家谱

    回族族谱名。修于清雍正(1723—1735)年间。记马氏一支——郑和以后15代之谱系。为研究郑和之族属和改姓(由马氏改郑姓)以及本支发展、迁徙的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1936年玉溪县李鸿祥,从该县郑和

  • 花山崖壁画

    见“左江崖壁画”(459页)。

  • 基格蒙格

    见“蒙格”(2324页)。

  • 仁惠皇帝

    ※“侬峒起义”后期首领侬智高的封号。参见“侬峒起义”(1462页)。“侬智高”(1462页)。

  • 陀西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军事组织府中所设武职差判官,系主将、副将下属,负责征调、训练乡兵的具体事务及管区行政。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 黑龙江额鲁特

    蒙古部落分支名。清代呼伦贝尔卫拉特人专称。伊克明安台吉巴桑、阿卜达什族裔。初居准噶尔。乾隆十九年(1754)、二十年相继附清,附辉特部,驻牧塔米尔(一作塔密尔)。二十二年(1757),因拒不附阿睦尔撒

  • 纳千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召片领的随从。狩猎官,负责管理弓箭,兼收特别税。受召片领命参加议事庭会议,为议事庭组成人员。地位次于“四大怀朗”(官名),为“八大卡贞”(官名)之一,在代

  • 土木之役

    瓦剌与明朝间的战役之一。或称“土木之变”、“己巳之变”。瓦剌为蒙古族一支,经过马哈木、脱懽时期发展,至也先即位后,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长城。既与明廷通贡互市,又伺机发动军

  • 麻普

    即“马步”(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