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失之训

三失之训

辽太宗临终前的感言。会同五年(942),辽太宗耶律德光挥兵南下攻打后晋,九年(946),军入汴京,灭晋。次年二月,登正殿,行大典,受百官朝贺,改元大同,并改国号为“大辽”。随即遭中原民众强烈反抗,宋、毫、密等州相继失陷,加之水土不服,旋于当年四月,回师归北。德光惊叹曰:“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资治通鉴》卷286)是月十日,行至黎阳渡(今河南浚县东南古黄河渡口),渡河时顾谓侍臣曰:“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三日后病发,二十二日,卒于栾城(今河北栾城县)。后代史家称其:“入汴之后,无几微之骄,有三失之训。”(《辽史》卷4)

猜你喜欢

  • 吐谷浑国王

    北魏对吐谷浑王的封号。太和十六年(492),吐谷浑王※伏连筹遣世子贺鲁头朝魏,献方物,次年,孝文帝封以是号。

  • 中都

    地名、都城名。唐开元九年(721)改蒲州(今山西永济西蒲州)为河中府,建号中都,同年削除府,京称号,仍为蒲州。859年南诏王世隆称帝,改国号大理,改西京羊苴咩(今云南大理)为中都。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

  • 达尼雅尔和卓

    ?—约173018世纪初期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首领。又译达尼雅勒、达涅尔、达尼亚和卓等。乌拜都拉和卓次子。17世纪末,穆罕默德·额敏汗政权崩溃,偕兄舒艾尤布和卓逃克什米尔。寻阿帕克和卓死,白山派统治集团

  • 噶玛丹迥旺波

    1606—1642明末卫藏地方政权藏巴汗。藏族。※彭措南杰之子。天启元年(1621,一说泰昌元年,1620),父卒,嗣为第巴藏巴(即藏巴汗)。联合青海蒙古却图汗及康区白利土司屯月多吉共同反对格鲁派(黄

  • 真兴

    夏世祖武烈帝赫连勃勃年号。419—425年,凡7年。

  • 鲁陈

    见“柳中”(1575页)。

  • 温纳何剌

    见“斡纳阿剌”(2427页)。

  • 土民

    土族史称与他称。参见“土族”(63页)。

  • 安济

    元末明初四川马湖地区土官。彝族。元末为马湖路(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总管。明洪武四年(1371)冬,遣子安仁进京朝觐,归附。太祖命改马湖路为马湖府,授其为土知府。子孙准世袭。辖有泥溪、平夷、蛮夷、沐川四

  • 行军司马

    官名。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始置。司马昭以山涛为此官镇邺(今河北临漳县)。唐开元中各节度使府皆置此官,掌军政,权任甚重。宋代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设此官。雍熙二年(985)李继迁占银州,预署官职时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