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巴袁雷传
书名。又称《主巴庆喜妙传》。作者主巴袁嘎雷贝班党,简称主巴袁雷(1455—1529)。作者属藏传佛教噶举派主巴葛举支派,为该派中主巴支派三颠僧之一主嫩(意为主巴颠狂者)。实际指其放荡不羁、语出狂言、性情怪诞。本书即其自传。亦有谓作者系多吉明坚者。全书以木刻版行世,共4卷353页。对研究主巴葛举派教史及僧人生活情况有参考价值。珠列寺有此雕本。
书名。又称《主巴庆喜妙传》。作者主巴袁嘎雷贝班党,简称主巴袁雷(1455—1529)。作者属藏传佛教噶举派主巴葛举支派,为该派中主巴支派三颠僧之一主嫩(意为主巴颠狂者)。实际指其放荡不羁、语出狂言、性情怪诞。本书即其自传。亦有谓作者系多吉明坚者。全书以木刻版行世,共4卷353页。对研究主巴葛举派教史及僧人生活情况有参考价值。珠列寺有此雕本。
1745—1832清宗室。满洲镶白旗人。爱新觉罗氏。高宗第八子,仁宗之兄。乾隆四十四年(1779),封仪郡王。嘉庆四年(1799),进封亲王。十七年(1812),以武英殿刻高宗圣训,误书庙讳,罚王俸三
清末朝廷内部分满族贵族组成的党派名称。宣统末年(1911)至民国元年(1912),以皇族肃亲王善耆、载涛、载洵、载泽、溥伟,以及毓朗、铁良、良弼等人为首筹备成立。宗旨是反对共和、反对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
书名。一作《成吉思汗的箴言》。蒙古汗国将成吉思汗生平告诫子弟臣下的训言,用押韵诗形式记存下来的语录书。曾有手抄本。蒙古黄金家族、勋戚和属下官员奉之为行动准则和断事依据。每遇国有大事、必集会宣读,按其中
清代云南土官。傣族。任威远州(治今云南景谷县)知州。雍正元年(1723),新平(治今云南新平)境内各族头人相仇杀,彝族头人普有才聚众攻元江,遭清军镇压,经威远,入车里,继遭清军追击,遁去。二年,普洱知
书名。一名《皇清经世文编》。清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委魏源编辑。120卷。道光六年(1826)成书。按事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等8纲。纲下分子目,共有65目。如户政下有理财、养民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公粮,但
19世纪初宗哈(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农民反封建领主斗争。当地广大农奴不堪忍受土司的苛派扰累,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三月,以高罗衣(哈尼族)为“窝泥王”、章喜为军师、朱申(哈尼族)和马哈
元代顺元、八番等处土官。又名阿拂。系汉牂牁“黑卢鹿”默部第六十二代首领,宋代普贵之后裔。至大元年(1308),授武略将军、顺元等处军民宣慰使。泰定(1324—1327)间,赐名帖木儿卜花,晋中奉大夫、
①(?—1799)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姓钮祜禄氏。初以健锐营前锋从征准噶尔、叶尔羌有功。后随明瑞、阿里衮、傅恒征缅甸,战于旧小蒲坡等地。又从温福征小金川,战于斯当安等地,屡获胜,迁四川川北镇总兵。
三国时蜀汉西南部大姓首领。建宁郡(以今曲靖为中心的云南省东部地区)人。祖先系汉族移民,因世居南中,深受当地少数民族影响,“为夷汉所服”。后主建兴元年(223),乘昭烈帝新亡,刘禅初立,随雍闿起兵反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