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汗国
国名。又称月即别汗国。16世纪初年昔班后裔昔班尼在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故又称“昔班尼王朝”。15世纪20年代末,钦察汗国分裂,昔班后裔阿布尔海尔汗乘机崛起,占有西伯利亚西部及哈萨克斯坦广大地区。50年代时,阿布尔海尔汗因受瓦剌进攻,加之内部纷争激烈,部分游牧民不堪忍受其压迫,在哈萨克族首领克烈汗和扎你别汗率领下东迁,脱离其统治,势力渐弱。1468年(明成化四年),阿布尔海尔死。及其孙穆罕默德·昔班尼(又译沙亦霤)继位后,为恢复汗权,与哈萨克汗国进行长期斗争,失利,放迫被弃锡尔河流域至卡腊套山广大地区,进入河中地区。16世纪初年,昔班尼与蒙兀儿马黑木联俣战胜帖木儿汗国,推翻帖木儿王朝的统治,据有撒马尔罕、希瓦、布哈拉、乌尔根齐和塔什干等地,遂于其地建立统治,定都于撒马尔罕,并与当地居民融合。不久汗国内讧,又分裂为布哈拉和希瓦两汗国。18世纪时,居住于锡尔河上游的“明”氏族额尔德尼伯克兴起,置官自立,建立浩罕汗国,与布哈拉、希瓦汗国并立,世称之为“中亚三汗国”。19世纪时,沙皇俄国扩张主义势力东展,“三汗国”相继为其并吞。
附汗国诸汗表:
| 序次 | 汗 名 | 在位年代 | 汗系亲属关系 |
| 1 | 穆罕默德·昔 班尼(沙亦癿) | 1500— 1510 | |
| 2 | 忽春赤 (一译 库 奇 孔 奇) 1513—1530 | ||
| 3 | 不赛因 | 约在位 4年 | 忽春赤子 |
| 4 | 乌伯都剌 | ?— 1539或 1540 | 昔班尼从侄 |
| 5 | 阿卜都剌 (又 称阿都拉一 世) | ? — 1540 | 忽春赤子 (君 临撒马尔罕6 月) |
猜你喜欢
瓜勒察部
见“卦尔察部”(1300页)。
弘觉寺
寺院名。在青海西宁市。旧名妙华庵。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建,永乐十年(1412)敕赐“弘觉寺”匾额。明前期,该寺深受朝廷重视,寺僧札思巴销南曾多次进京朝贡,被封为国师。在明朝支持下,寺院兴盛,名振
内商
存贮金银及贵重财物供达赖喇嘛支用的仓库。每举行攒召(法会)之际,达赖喇嘛下山诵经,远近瞻礼人众所递丹书克,金银绸缎等,俱以一半交内商。每月所出所入各项缮写清单,呈报济龙呼图克图查对,由噶布伦,会同布达
阿嘉呼图克图四世
见“耶嘉克珠”(1324页)。
禾忽
蒙古国宗王。又译火忽。孛儿只斤氏。贵由汗幼子。封地于大名路,故世称大名王。元宪宗二年(1252),贵由皇后海迷失被赐死后,随母乃蛮真可敦主叶密立(今新疆额敏河附近)之皇后斡耳朵(帐殿)。中统(1260
山头人
清末民国时对景颇族人的一种泛称。当时分布在今德宏州境内的景颇族大多居于山上,故名。
德千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德钦寺”,德禅寺等,藏语称“抡莫德千群科林”,意为“拉莫大东法轮州”。在青海尖扎县境内。拉莫三世阿旺罗桑丹贝坚赞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建。属格鲁派寺院。原有经堂2座170余间,
哈马鲁丁
※ 朵豁刺惕部※异密。又译怯马鲁丁。※播鲁只之弟。1365年杀死※东察合台汗国※也里牙思火者汗,自称汗,引起“众异密和他对立,国内沦于纷争不已”,河中地区(阿姆、锡尔两河之间地)※帖木儿趁机多次入侵,
章嘉呼图克图一世
见“阿旺罗桑曲旦”(1244页)。
苴梦冲
?—792唐代嶲州乌蛮勿邓部首领。“大鬼主”苴嵩卒,子苴骠离幼,遂嗣为“大鬼主”。辖地在两林部之北70里,占有今四川大渡河以南至越西、冕宁一带。与两林、丰琶二部合称东蛮三部。隶有邛部六姓、初裹五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