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乐善

乐善

?—1860

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伊勒忒氏。道光二十年(1840),由拜唐阿补銮仪卫整仪尉。二十四年(1844),迁治仪正。二十七年(1847),升云麾使。三十年(1850),调发陕甘以参将用。咸丰四年至五年(1854—1855),随胜保于独流、阜城等地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赐号“巴克敦巴图鲁”。六年,在河南、安徽镇压捻军。七年,升河北镇总兵。破万家集、正阳关。九年(1859),随亲王僧格林沁防御英、法侵略军。同年六月,英舰侵入大沽,受命督率守军英勇反击,击沉敌舰多艘,毙敌数百名,取得大沽之捷,擢直隶提督。十年夏,以英军复犯大沽,率敢死士千余人,誓守阵地。八月,敌兵由北塘登陆,炮台失陷,力战阵亡。赠太子少保衔,谥威毅,赏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

猜你喜欢

  • 摄政王

    清代对皇帝年幼时代行政务之亲王的封号。沿袭古摄政之制。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太宗皇太极暴卒,诸王贝勒等议立皇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共为辅政。顺治元年(1644

  • 帕竹扎巴坚赞

    1374—1432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僧人。《明史》作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又称扎巴坚赞贝桑波。藏族。其祖绛曲坚赞为帕竹政权首脑,势力显赫。8岁任泽当寺主,11岁辞任,赴乃邬栋孜任万户长职。明洪武二十一年

  • 德化蒲氏家谱

    回族族谱名。又名《蒲寿庚家谱》。福建德化县蒲氏后裔蒲振宗藏抄本。据考,成书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宣纸楷书,分4部分:(一)蒲氏家言; (二)蒲氏族谱凡例; (三)谱;(四)谱系表。记宋代

  • 高世格亲

    清代蒙医药学家。19世纪阿拉善旗人。同治十二年(1873),以蒙文著《普济杂方》,为简明方剂书,收集临证(症)各科疾病常用的方剂、单方、验方。方药名称都以藏、蒙、汉、满4种文字对照。全书61页,以蒙文

  • 改琦

    清代回族著名画家。字伯蕴,号七芗。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先世为西域人,寿春镇总兵光宗孙。嘉庆、道光时(1796—1850),以人物画负盛名。兼工书法,善诗词。其仕女画,生动逼真,色彩鲜艳雅致。花

  • 飞歌

    苗族山歌。男女青年对唱的一种情歌。因歌声高亢,乐曲婉转,能传声较远而得名。可独唱或合唱。流行于黔东南地区,尤以台江地区的飞歌享有盛名。今已成为苗族音乐代表曲调之一。

  • 完颜宗敏

    ?—1150金宗室、大臣。本名阿鲁补。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第十二子。天眷元年(1138),封邢王。皇统三年(1143),为东京(今辽阳市)留守,拜左副元帅,兼会宁(今阿城县南白城)牧。进拜都元帅

  • 马发

    旧时蒙古族少年的一种发式。清朝至民国时,主要流行于蒙古土默特等地区。即蒙古少年头顶前部中央所留的一撮头发。蒙古家庭从婴儿出生到剃头时,用剃刀把头发大部分剃尽,仅留下头顶囟脑门上一撮“胎发”,取吉祥之意

  • 僮仆都尉

    汉代匈奴官名。约汉武帝征和元年(前92年),匈奴西边日逐王所置。驻于焉耆(今新疆焉耆县)、危须(今焉耆县西北)、尉犁(今新疆库尔勒县东北)一带,统领匈奴在西域的属国,征收贡赋,征发奴隶等。因视西域诸族

  • 喀喇沁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牧地东界土默特右翼旗,西界正蓝旗,南界边墙,北界喀喇沁右翼旗。元属大宁路,明初隶大宁都指挥使司,后为察哈尔所据。天聪年间,喀喇沁部长苏布地偕从叔色棱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