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乙弗

乙弗

①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以部为氏。又称乙弗勿敌国、乙弗国。晋代分布于西海(又称曲海、屈海、青海,即今青海湖)一带,东邻南凉之鲜卑秃发氏,南界吐谷浑。有部众万余落。因居青海,首领称青海王。风俗与吐谷浑相同,以游牧、渔猎、采集为业,盛产马牛羊,逐水草,居庐帐,以肉酪、鱼、苏子(状若枸杞子,或赤或黑)为粮,不识五谷。初附吐谷浑,首领世为吐谷浑渠帅。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为南凉秃发乌孤所败,归降,于其地筑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县西北)而都之。安帝义熙十年(414),乘南凉为北凉所败势衰之机,举兵反,被南凉王秃发傉檀击破,失马牛羊40余万。次年,复遭西秦湟河太守匹达袭击,失众3千余户。十四年,首领乌地延率2万余户降西秦,受封建义将军。寻卒。弟他子立,以子轲兰质于西平(治今青海西宁市)。从弟提孤举兵反西秦,率部5千户西迁,受凉州刺史出连虔招喻,归降,被罚强征战马6万匹。后复举众西奔出塞。他子率户5千入居西平。 ②(?—331)高句骊国第十五世王。一作忧弗、乙弗利。西川王※药卢孙,烽上王※相夫侄。烽上王即位,疑其父咄固有异心,于晋元康三年(293)赐死。他畏害,出逃于野,先作佣工,后贩盐。永康元年(300),国相仓助利废烽上王,于沸流河迎之归,九月继王位。累兴兵黩武:永宁二年(302年),将兵扰玄菟郡(治今辽宁沈阳市东,或说在抚顺市东),掠8千余人,移之平壤。时隔未及10年,复遣将袭取辽东西安平县(治今辽宁丹东市东北叆河尖古城),侵乐浪郡(治今朝鲜平壤市南大同江南岸土城洞,此后迁治今辽宁义县北),虏乐浪男女2千余口而归;再破玄菟,纵兵在玄菟城内屠杀。大兴元年(318)、二年,频与鲜卑慕容廆战于辽东,廆不能制。咸和五年(330),遣使后赵石勒,献楛矢。翌年二月死,在位32年,葬美川之原,因谥美川王。

猜你喜欢

  • 策拨克

    ?—1812清朝大臣。蒙古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乾隆三十七年(1772),由官学生补授理藩院笔帖式,后擢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五十九年(1794),授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六十年,授西宁办事大臣。嘉庆四年

  • 同阿尔

    ?—1641清初将领。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巴林部。以地为氏。初授骁骑尉。崇德三年(1638),从多罗贝勒岳讬征明,率护军防守七昼夜,破敌。六年(1641)五月,随睿亲王多尔衮围锦州,战明总督洪承畴援军,

  • 巴尔楚克

    清代新疆地名。 ①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乾隆二十三年(1785),设巴尔楚克军台,位于今新疆巴楚县东南比力克勒克里,又作巴勒克勒克。此三地名为同名异译。 ②见《清朝续文献通考》。道光十二年(183

  • 羌族

    自称“尔玛”、“尔麦”。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共有198252人(1990)。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以及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丹巴、北川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南北

  • 阁院寺

    又称阁院禅林寺,俗称大寺。为辽代重修、保留辽建筑特色的佛教寺院。位于今河北涞源城内西北隅。据县志称,寺为东汉时所建,辽代大修,其主体建筑文殊殿,又名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殿前有辽应历十年(960)经幢

  • 耶律买住

    ?—1270蒙古国将领。契丹族。为太傅※耶律秃花次子。窝阔台汗六年(1234),以兄耶律朱哥征四川阵亡,兄子室童又有疾不胜任,诏允其袭兄爵,拜太傅。蒙哥汗八年(1258),随汗入川,献“欲略定四川下流

  • 和夷

    古族名。今哈尼族。《禹贡·梁州》下说:“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北宋苏轼《东坡书传》说:“和夷,西南夷名也。”南宋毛晃《禹贡指南·和夷底绩》下说:“和夷,西南夷。”清代胡渭《禹贡锥指》说:“和夷,涐水

  • 勐廷瑞

    明代云南顺宁府土官。又作猛廷瑞。蒲人(布朗族)。万历(1573—1619)中,明参将吴显忠向其索财不遂,诬告于巡抚陈用宾。遂以其婿奉学倚其势力与兄奉赧(赦)构兵为由,诬以助恶,遣兵入寨,袭执之,并改顺

  • 舒庆春

    1899—1966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字舍予,别名老舍。满族。原隶满洲正红旗。北京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历任北京第十七小学校长、南开中学、北京一中、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师,齐鲁大学,

  • 一得

    见“耶律仁先”(1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