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当召

五当召

清代内蒙古著名寺庙。蒙古语“五当”为“柳树”,“召”为“庙宇”。藏语名“巴达噶尔”,意为“白莲花”。汉名“广觉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五当沟内。内蒙古西部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四大名寺之一。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庙宇为藏式,依山势布局,主体建筑位于山谷内一处突出的山坡上,仓房僧舍等附属建筑分布于两侧山坡或山麓,错落相间,共组成一浑然整体。主体由六宫(殿)、三府、一陵组成。六宫为:苏古沁独宫(全寺集合及每晨唪经场所)、却依林独宫(传授宗教哲学场所,供有高达10余米的铜佛)、洞阔尔独宫(时轮学部,传授天文历数、地理及占卜场所,宫前悬乾隆帝所赐“广觉寺”匾额)、当圪希德独宫(惩戒犯戒律喇嘛场所,供有护法神)、阿会独宫(传授医学场所)、日木伦独宫(研究喇嘛教义、教史、教规场所)。三府为:甘珠尔府(该寺第一代活佛住所)、章嘉府(为第十四世章嘉活佛专建)、洞阔尔府(该寺历代活佛住所)。一陵即苏波尔盖陵(内有瘗置该寺七代活佛骨灰的铜塔7座)。全寺占地约300余亩,屋宇共2500余间。

猜你喜欢

  • 耶律淳

    1063—1122北辽宣宗,1122年在位,仅三月。小字涅里,又记作捏里。契丹族。为辽道宗※耶律弘基侄、天祚帝※耶律延禧堂叔、宋魏王※耶律和鲁斡子。自幼为祖母、皇太后萧挞里养于宫中。成人后,笃好文学。

  • 花园教育学校

    解放前新疆奇台县乌孜别克族学校名。乌孜别克语又称“古丽鲜玛力甫”。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教授语文、地理、历史等课程。除以乌孜别克语授课外,还讲授汉语。为当地少数民族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和促进各族

  • 额速克

    即“马湩”(159页)。

  • 虎尔哈部

    明末清初女真东海三部之一。又作呼尔哈部、瑚尔哈部、库尔喀部、虎尔喀部,以沿虎尔哈河(古称忽汗河,今牡丹江)而居,故名。凡敦化、宁安、依兰等地之部落,皆属之。后自依兰北达黑龙江下游敦敦河口1500余里广

  • 契丹语,指无蚊蚋、水草丰美的地方。亦有以此作为专名,如辽太宗耶律德光所置“国阿辇斡鲁朵”(永兴宫),下属四“瓦里”(一级组织名),其中之一则称“抹”(见《辽史》卷31)。金代初年,因袭契丹诸抹而置群牧

  • 河朔访古记

    书名。元回回人※迺贤撰。凡16卷。为至正五年(1345)北游,自浙江出发,渡淮北上,溯大河而历安徽、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对所到处之山川、古迹、旧闻遗俗,编辑考订而成的地理学专著。今存3卷为自《永乐大

  • 河间地带

    见“河中地”(1506页)。

  • 勿邓部落

    古部落名。乌蛮七部之一。(近人考证,认为不属乌蛮七部)。唐时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越西、甘路一带。地广人众,所属部落以服装颜色,或称“乌蛮”,或称“白蛮”。乌、白二蛮有邛部6姓、初裹5姓

  • 尼玛嘉木参

    ?—1767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全称孜仲达尔罕尼玛嘉木参。藏族。西藏穷结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弟子。噶伦布隆簪因失明离职后,七世达赖喇嘛以西藏广兴黄教,授意驻藏大臣奏准,补放一名喇嘛任噶伦。乾隆十

  • 罗结

    北魏大臣。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其先世领叱罗部落(一说本新罗种人内入者),后为拓跋鲜卑附臣,改叱罗为罗氏。东晋太元十年(385),匈奴独孤部刘显杀刘眷自立,又欲杀拓跋珪(北魏道武帝),结护珪奔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