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仙人柱

仙人柱

旧时鄂伦春人的一种原始住房。鄂伦春语音译。亦作“斜仁柱”。“仙人”意为“木杆”,“”是“房子”的意思。俗称“撮罗子”,毕拉尔路鄂伦春人称※“楚伦安嘎”(尖房子)。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为游猎鄂伦春人和使用驯鹿鄂温克人过去的传统住房。一般以少则八九根,多则数十根长约5米,直径5厘米的桦树或松树、柳树杆搭成,圆锥形,大小以家庭人口、季节而定,通常夏季住的比秋季的大。建造程序:先斜立两根带杈的树干,再搭上6根(有的只用两根)木杆,构成主架,上端套柳条圈,然后将20余根一般木杆搭上,即成框架。冬季底部用狍皮覆盖,上部以芦苇帘作围子;夏天多用桦树皮;民国时期有少数户改用棉围子。每块覆盖物成扇形,四角顶带相互扎结和系于木杆上。顶端留一尺多不覆盖,作出烟孔,下雪天用一块皮子遮上,但不遮严。砍树干、割芦苇、扒桦皮由男子承担,覆盖物的加工、缝制由妇女做。搭时,只需两三人,一小时左右可搭成。门朝东南或西南,也有向正南或正东的。冬挂皮门帘,夏挂布帘。内部结构:进门正面和左右两侧以木头隔成三块,分别称“玛鲁”和“奥路”,中间空处置火堆,作烧饭、取暖之用。“玛路”右角上高一米处挂“博如坎”(神偶),下是男客人和男主人的坐席,为家中未婚男子和小孩的卧铺,禁止妇女至其上。两侧“奥路”,右为老年夫妇或姑娘们的居处,左为年轻夫妇的铺位。人口超过此限的户,则另搭一座。每户“仙人柱”后都有一棵小树,挂有数个桦皮盒,供奉各种“博如坎”,妇女不得至其处。每个※乌力楞(家族公社,三四家至20余家不等)的仙人柱成一字形或弧形排列,不能一前一后,有的地区也不能成弧形。20世纪50年代定居后消失。赫哲族旧时也有这种住所,称※撮罗昂库。

猜你喜欢

  • 罗卜藏根敦扎克巴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之兄。恃势肆行舞弊,夺占地亩,崇信红喇嘛,轻视第穆呼图克图、济咙呼图克图,亏缺达赖喇嘛商上物件,对来藏礼佛者应得之费,亦减半发放,故于乾隆五十五年(1

  • 怯惕

    为“乞颜”的复数。见“乞颜”(122页)。

  • ?达犴

    即“驼鹿”。其名来源于其颈下鬃似“马缨”,蒙古语称马缨曰“��达犴”。详见“驼鹿”(1554页)。

  • 巴尔达齐

    ?—1654清初达斡尔族著名首领。又作巴尔达奇。世居塞布奇屯,以地为氏,姓色博克。后移居黑龙江北精奇里江畔多科屯,改称精奇里氏。后金天聪八年(1634,一说二年)率众来朝。至崇德年间,先后入朝达十八次

  • 毗·囊热拉赞

    吐蕃大臣。《五部遗教·大臣遗教》作毗·纳木热赞或尚热拉赞。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系当时“九大舅臣(尚论)”之一。“九大舅臣”凭藉身居要职,搜刮民财,中饱私囊,争夸财势,或以功勋

  • 渤海回民救国总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组织。1940年7月20日成立于河北省宁津县魏家庵(一说在南皮县习公楼村),时称“冀鲁边区回民救国总会”。王连芳任主任,刘震寰、丁溪野、曹奎等任各部部长,刘树仁为秘书长。下

  • 和硕特西右翼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默勒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阿喇布坦拒从罗卜藏丹津叛,率众归清。三年(1725),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2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2),赐世

  • 少父

    见“大父”(76页)。

  • 乌衍突厥部

    见“隗衍突厥部”(2135页)。

  • 安西都护府

    唐政区和官署名。六都护府之一。贞观十四年(640)与西州、庭州同时设置。为唐西域最高权力机关之一。听命于唐朝政府,接受统一领导。治所初在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址),郭孝恪为首任都护。统辖碎叶、于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