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喀卫
见“亦力克卫”(872页)。
见“亦力克卫”(872页)。
突厥文碑铭。又名《保义可汗记功碑》、《九姓回鹘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汁圣文神武碑》、《哈拉巴剌哈逊碑》。1890年芬兰学者黑格尔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左岸,旧回鹘都城哈拉巴剌哈逊发现。碑文以突厥文、粟特
见“阿里钦部”(1224页)。
唐时吐谷浑王妃。平阳(治今山西临汾)人。武氏。武则天皇后侄孙女,太仆卿、燕国公武延寿女。自唐咸亨三年(672),吐谷浑为吐蕃所逼,徙居安乐州后,屡与唐联姻。武周时,武则天以其嫁吐谷浑王、唐封左领军卫大
亦称上等司。西夏官制职司序列第一等级。包括中书、枢密。用50两银司印。
又称“伙耕”,汉语称谓,民族不同,名称各异。解放前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广泛盛行的一种生产协作形式。主要是因生产力低下,必须几家联合起来生产,也是传统的原始互助习惯的延续。一般由二三户或四五户组合而成。
1453—1542明代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四世活佛。又名却扎耶西。藏族。生于金沙江下游哲雪迪。幼年从法王嗄玛巴等噶玛派大德学习佛典。后赴工布拜师求法。继赴多康、西宁、蒙古等地布教,化导霍尔隆巴等人
见“令支”(578页)。
?—336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将领。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慕容廆少子,慕容皝弟。受命镇守平郭(治今辽宁熊岳县东)。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统左翼军,配合兄皝大败宇文乞得龟,获民
见“讷殷部”(920页)。
即“傉萨”(22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