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保安语

保安语

我国保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的干河滩、大墩和刘集乡的高李家等地。此外,居住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手、郭麻日、尕洒日、保安下庄等村落的土族说的话也属保安语。使用人数约有1万。分积石山方言和同仁方言。两个方言在词汇上的特点最为明显:积石山方言受汉语影响较大,同仁方言受藏语影响较大。在语音方面,两个方言除个别音位有无的差别、语音变化稍有不同外,语法上也有一些差别。保安语元音有长短的对立,但没有元音和谐律。复元音只有二合元音,没有三合元音。辅音中包括单辅音和复辅音。有、、、G等特殊辅音。保留着古代词首辅音h。重音一般落在词的末一个音节上。名词复数附加成分为-la。名词没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十位基数词30—90的构成特殊:由相应个位数词词干和基数词“十”的演变形式—raη组合而成,如Gur—raη (三十)。单数第一、第二人称代词有领格和宾格的区别,但宾格和与位格形式相同。这两个人称代词在某些地区非主格使用同一个词干,例如年都手,“我”的主格形式为tbəi,其它诸格词干为tç in-。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有排除式和包括式两种。动词陈述式有对立的两种语气:主观陈述语气和客观陈述语气,用相应的助动词表示。在保安语的词汇构成中语族同源词约占30%,在同一语族内保安语是保留本语族同源词较少的语言。在保安语的词中,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的比重最大,而积石山方言和同仁方言借词的主要来源分别为汉语和藏语。保安语吸收藏语借词的数量,在蒙古语族诸语言中居首位,吸收汉语借词的数量仅次于东乡语。

猜你喜欢

  • 清文总汇

    书名。志宽、志培主编。12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成书。京都宛羽斋刊行。系合并《清文汇书》与《清文补汇》而成,共收词汇21900余条。是一部流行较广的满汉对照词书。对学习、研究满文具有价值。

  • 雅隆觉卧佛教史

    藏文书名。全称《雅隆觉卧释迦仁钦岱佛教史》。吐蕃赞普后裔雅隆王系雅隆觉臣释迦仁钦撰。成书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全书1卷,116页。以手抄本传世,原藏萨迦寺,今存民族文化宫。唐末,吐蕃在奴隶属民起

  • 九姓乌古斯

    见“九姓回纥”(36页)。

  • 青海史

    书名。藏文历史著作。18世纪时青海蒙古族※益西班觉应固始汗后裔之请而作。故一说即是青海蒙古5部29旗中之和硕特部兴衰史。自吐蕃统治者占领青海始,历述青海的起源、地理、蒙古各部进据青海的历史过程、尤详于

  • 盛熙明

    元朝后期学者、书法家。畏兀儿人。先世居曲先(今新疆库车),后徙豫章(今江西南昌)。精通本族语言文字,又深受汉族文化熏陶。史称其“清修谨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曾备宿卫,后任奎章阁书史,预

  • 尕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尕藏班觉楞”,意为“善缘富乐洲”。在青海称多县。县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之萨迦派寺院。据传,至元二年(1265),八思巴返藏途经玉树,于嘎哇隆巴地方讲经灌顶,聚信徒万余人,由此嘎哇

  • 扶罗韩

    东汉末鲜卑贵族首领。※檀石槐之孙。弟※步度根嗣立后,部众减少,势力衰弱,遂别拥众数万自立为大人。献帝建安二十三年(218),以代郡及上谷乌桓大人能臣氐(又作无臣氐)叛汉来附,遭曹操军追击,率万余骑迎接

  • 赵全

    ?—1570明代移居土默特的白莲教首领。蒙古名仪绷(仪宾之意)。汉族。大同阳和(今山西阳高)人。嘉靖三十三年(1554),与李自馨、王廷辅等白莲教首领30余人投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与先期投俺答汗

  • 马玉贵

    1885—1957辛亥革命志士。字青山。湖北谷城县人。回族。青年时,因家贫入新军,驻防陕西,任二标一营左队正目,后升什长。并参加秘密反清组织哥老会。1910年7月,西安光复前,参加在大雁塔召开的同盟会

  • 彭士愁

    ?—956五代时溪州土官。又名彭士然、彭彦晞。溪州(治今湖南永顺东南)刺史※彭瑊子。后梁开平四年(910),楚王马殷命为静边都指挥使、守溪州刺史。拥有上、中、下溪州地,并领有保靖、永顺等州,集兵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