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历

傣历

傣语作“祖腊萨”,意为“小历”。傣族的传统历法。使用历史悠久,约自西汉元始(公元1—5年)之后不久,就逐渐接受汉族以干支和十二生肖纪时的影响,如傣语中的干支大多数是上古汉语借词。其天干称“”,地支称“子”,与西汉时期的汉历相似。同时,也使用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纪时。至唐初已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固定历法。与汉历同为阴阳合历。年长度为365.25875日,月长度为29.530583日。现时傣历开始于公元638年3月22日,顺序连续累计至今,每年分冷、热、雨三季,平年十二个月,354日或355日,闰年13个月,384日,19年置7闰,固定置闰于九月,习惯以六月为岁首。单月30日,双月29日,隔四、五年于八月二十九日之后加进一天,称满八月。每月分上下两个半月,上半月依次叫做月上一日,月上二日……;下半月依次叫做月下一日,月下二日……。十五日月亮称“登柄”,月末一日称“登达”。并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纪日的周日法。新年举行泼水仪式,送旧迎新,节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称“腕多桑利”,算作除夕,最末一天谓“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算作新年元旦,其间一二日叫“腕脑”,意为“空日”,为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因此末一日才真正是元旦。元旦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推移。月份一般比汉族夏历早三个月。历书中使用一种自建元以来逐日累计的纪元积日数,主要用来安排历书和计算日月行星的运行位置。

猜你喜欢

  • 刚察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境内。东接海晏达如玉千户部落,南临青海湖,西连天峻县汪什代海千户部落,北至祁连县之默勒河、野牛沟。为游牧部落,逐水草,居帐幕。“刚察”藏语,意为“骨髓”。原住牧黄河以南达

  • 五大臣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开创后金汗业的功臣五人立为理政听讼大臣。此五臣即:※额亦都、※安费扬古、※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擢居此要职。战时率领八旗兵出外征战,平时在内佐理政务和

  • 龙麻阳

    ?—1513明正德年间苗族暴动首领。湖广镇溪(今湖南吉首县)人。苗族。正德六年(1511),与贵州铜仁苗民※龙童保等率镇筸五寨、平头、乌罗(今贵州松桃西南)等处苗民起事。得土官李椿、筸子坪百夫长龙真协

  • 顺宁杂著

    书名。清刘靖(字畅亭,号原圃,河南新乡人)撰。1卷。乾隆二十四年(1759)作者任云南顺宁(今凤庆县)知府,因作此书。是书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仅10条,然多扼要。所记顺宁土司猛氏,大侯奉氏之事迹

  • 梅虫生

    见“西阳蛮”(696页)。

  • 大都督府

    西夏官署名。总诸路军马,督护诸将。属次等司。长官称令公或府主。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1剌史、6都案、6案头。

  • 兀计温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温托珲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温托珲河卫,并说清代齐齐哈尔西南130里有温托珲鄂谟,又有温托珲站。

  • 呼尔哈部

    见“虎尔哈部”(1385页)。

  • 归化城

    旧城名。蒙古语作“库库河屯”——“青色的城”。即今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中部、黄河支流大黑河以北。战国时,地属赵国云中郡,秦、汉仍之;东汉末至隋为鲜卑、柔然、突厥诸游牧民族活动地区,所在平原水草丰盛,

  • 纂要

    又译《要集》。用汉语注释西夏词的西夏文分类词书。编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页面20×12.5厘米。残存5面,面5行。为“器具五品”、“乐器六品”、“花名七品”。每行西夏词以大字书写,下有四个西夏文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