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端文

傣端文

参见“傣文”(2242页)。

猜你喜欢

  • 东盟

    高句骊人的祭天节。汉魏时高句骊人每年于农历十月祭天,是时举族“大会”,名曰“东盟”。

  • 左都督

    官名。洪武十三年(1380),明朝政府改京师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5军都督府,统领京内、外诸都司、卫所。在南京亦专设5军都督府,统领南京卫所。各府长官为左、右都督。实权归兵部。明中叶以后,在边疆

  • 徒单阿里出虎

    ?—1154金大臣。会宁府(治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人,后徙居懿州(今辽宁阜新县东北)。女真族。徒单氏。兴中尹拔改子。皇统九年(1149),为熙宗护卫十人长。完颜亮(海陵王)将弑熙宗,欲得其为内应,以女

  • 安乐州

    州名。故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唐咸亨三年(672),吐谷浑王诺曷钵率部自凉州徙于鄯州浩门河(今青海大通河)南,因邻吐蕃受逼迫及地狭,复徙灵州(今宁夏灵武南),唐置州以居之,以诺曷钵为刺史,取“欲其

  • 养育兵

    清代在八旗内挑选一部分※余丁作为预备兵的称谓。初名教养兵,旋改为本称。饷额较披甲为少。原为扩大满族人丁食饷范围,以解决旗人(主要是满洲)生计的办法之一。雍正二年(1724),初设教养兵4800名,定各

  • 敕勒九姓

    见“九姓铁勒”(36页)。

  • 洛五洛加

    彝语音译。意为住在土司衙门周围的安家奴隶。类似※阿图阿加,由术堵配婚安家而成。四川凉山阿都土司在二三十年代时,占有此种安家奴隶50户左右。每户从土司处领得一块土地维持生活,亦可租入土地。但无迁徙自由,

  • 阿尔巴齐宰桑

    蒙古语音译“阿尔巴齐”意为“当差人”。“宰桑”为汉语“宰相”之音译。阿尔巴齐宰桑是准噶尔承办鄂拓克、昂吉贡赋和差役的官员,定员4名。下领阿尔巴齐约百员,随其赴各处催差。

  • 西北民报

    民国时期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在内蒙古创办的机关报。1925年,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委托共产党人蒋听松创办。社址设在包头东河区西阁外北头振业里。初期为石印,后改铅印。每日出版对开一张,4版,刊登国内外大事,

  • 罗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罗人”。他称阿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元阳、金平、罗平、西畴、镇沅、祥云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