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陵
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函普为景元皇帝,庙号始祖。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光陵。原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1156)十月,迁葬于中都大房山(今北京房山)。
金陵墓名。天会十四年(1136),熙宗追谥※完颜函普为景元皇帝,庙号始祖。皇统四年(1144),号其陵墓曰光陵。原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附近。正隆元年(1156)十月,迁葬于中都大房山(今北京房山)。
指黄口小儿。历代户口制中规定的人丁年龄层次之一。参见“老”(686页)。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是称据该书“显祖纪”,他载有异,该书“契丹传”与《辽史·营卫志》记为※“匹絜”与※“黎”两部;《册府元龟》记为“延尔黎”;《通典》记为“匹黎”。据契丹古
见“牯脏头”(1665页)。
?—1900清末官员。满洲镶黄旗人。巴雅尔氏。由笔帖式累擢给事中。出知临安府,升云南粮储道,晋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内擢顺天府府尹,因病解任,旋起为内阁侍读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
西夏神宗李遵顼年号。1211—1223年,凡13年。
见“六部奚”(382页)。
书名。罗振玉编著。1926年印行,钤拓有年号西夏印11枚。1927年增至33枚印行。其中有年号者25枚,计贞观8、元德3、正德1、大德1、大庆2、人庆1、天盛7、乾祐2。无年号者8枚。款识中年号由罗振
见“阿帕克和卓墓”(1245页)。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创始人为后藏夏鲁寺住持※布顿·仁钦朱。始创于元。按布顿所著《布顿佛教史》云,该派之由来,初为后藏大德桂哇益西雍仲,其弟子杰尊喜饶迥内修建夏鲁寺(又称夏鲁阿莫寺),后此人赴印深研佛法,
藏语称“噶玛日吉”。藏族传统节日,据传说,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弃山星出现时,被照到的水最洁净,能健身抗病。每年这个日期,藏民便带着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等,沿河设棚帐,男女老幼纷纷到河溪中洗头、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