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全蒙盟旗沿革志

全蒙盟旗沿革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包维翰著。民国二十三年(1934)成书。铅印,1册。全书分18部分;一卓索图盟7旗;二哲里木盟10旗;三昭乌达盟13旗;四锡林郭勒盟10旗;五乌兰察布盟6旗;六伊克昭盟7旗;七、八青海二盟29旗;九察哈尔八旗;十呼伦贝尔21旗;十一土谢图汗部汗阿林盟20旗;十二车臣汗部克鲁伦巴尔和屯盟23旗;十三赛音诺颜部齐齐尔里克盟24旗;十四札萨克图汗部扎克毕拉色钦毕都里雅诺尔盟19旗;十五额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赛音济雅哈图盟19旗;十六青色特启勒图盟10旗;十七旧土尔扈特部10旗;十八巴图色特启勒图盟3旗。对了解和研究清代盟旗制度、各盟旗划分及建制沿革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曷思麦里

    ?—1255西辽及元朝将领。虎思斡耳朵人。初为西辽末主直鲁古近侍,后任虎思斡耳朵所属可散城之八思哈(镇守官)。元太祖十三年(1218),率众降蒙,为先锋,从蒙将哲别追击西辽帝屈出律,斩首以献。继降可失

  • 自然崇拜

    原始宗教形态之一。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的科学知识极其贫泛,无从理解其生存的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生理机能,认为给人类提供生存环境而又时刻威胁其生存安全的各种自然物和自然力,具有生命、意志和超自

  • 那竹台吉

    见“塔喇海台吉”(2163页)。

  • 贾班达哥

    清代门巴族著名首领。原居主隅。后因不堪忍受农奴主残酷压榨,约在18世纪初带领当地百余户门巴族向传说中的圣地白马岗(今西藏自治区墨脱)迁徙。途经扎目村时与追兵遭遇,率众顽强抵抗,经激战砍死敌军官,杀退追

  • 皇朝经世文编

    书名。一名《皇清经世文编》。清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委魏源编辑。120卷。道光六年(1826)成书。按事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等8纲。纲下分子目,共有65目。如户政下有理财、养民

  • 什和勒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称什扈尔伯克、石笏尔伯克,什瑚尔伯克、沙虎勒伯克。维吾尔语。职司掌管驿馆的粮食、草料等杂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

  • 迈达里寺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位于喀尔喀蒙古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大约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寺内有专为供奉迈达里佛像而建造的木质结构殿宇。佛像高大,由多伦诺尔汉人作坊以黄铜铸成,通体镀金,

  • 黎族的自称。参见“黎族”(2514页)。

  • 尧乐巴斯汗

    ?—1670清代新疆叶尔羌汗国第十代汗。一译尤尔巴斯汗、玉勒巴斯汗。蒙古族。察合台后王阿布都喇汗子。素性桀傲,不服父教。初受命驻镇喀什噶尔(今喀什),因笃信伊斯兰教白山派,师承玛木特·玉素布和卓。康熙

  • 嘎吓崇拜

    旧时苗族的一种信仰。源于万物有灵崇拜。盛行于贵州雷山地区。嘎吓为苗语,无相同汉语词译其意,凯里一带汉族称其为白虎。据说嘎吓有抵挡恶鬼,保佑全寨平安,吉祥如意,不生疾病的能力。有时特别为其找一棵古树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