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兴京

兴京

①地名。原称赫图阿拉。满族肇兴地,后金都城,故址为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明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东北极大部分女真人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此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天命三年攻取抚顺后,王城由此迁出,先后以界番城(在其西北120里之铁背山上)、萨尔浒城(在其西120里)、抚顺、辽阳、沈阳等地为都。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为改后金为大清和其称帝作准备,于天聪八年(1634),尊赫图阿拉城为“兴京”,详见“赫图阿拉”。 ②清政区名。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锦州理事通判移驻兴京(治今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置兴京厅,隶奉天府。光绪三年(1877),改为兴京抚民同知,移治于新宾堡(即今县治所在;一说改同知在元年,移治在二年)。宣统元年(1909),升为府。1913年府废,改置新宾县(一说先称兴京县,1929年才曰新宾县),相沿至今(日伪时期曾称兴京县)。厅、府辖境相当于今辽宁新宾、桓仁县及吉林省通化市、浑江市和集安县一带地。

猜你喜欢

  • 镇夷关

    参见“镇南关”(2511页)。

  • 喀尔塔喇

    ?—1652清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章佳氏。世居费推郎阿,佐领图尔坤欢詹之子。初任佐领。崇德三年(1638),任护军参领。随豫亲王多铎征明宁远城。六年,围明锦州城,因事获罪。顺治元年(1644),随大

  • 米西苏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会种水田的彝人”。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及冕宁县等地。详见“彝族”(2594页)。

  • 乌思藏宣慰司

    参见“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356页)。

  • 铁山僚

    僚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分布在梁州铁山(陕西勉县)一带。以居地为族称。北周保定二年(562),合族举兵,抄断汉江上游,截断驿道。隆州总管陆腾等讨之,乘僚人无备,连拔3城,其族首领被杀,3000余人被俘,余

  • 撒鲁尔

    突厥语音译,又译撒尔特、撒尔特兀勒。意为“土著”。隋唐时中亚乌古斯部落的一支,以部落首领撒鲁尔之名为部名。七世纪中叶,与该部各支系徙居北庭西北、金山之阳(今新疆准噶尔盆地及其西)。唐天宝中(742—7

  • 跋禄迦

    见“拨换城”(1377页)。

  • 孤儿传

    蒙古族古代短篇叙事诗。又名《孤儿舌战成吉思汗九卿》。作者和创作年代均不详。240余行。内容叙述成吉思汗与其九员大将宴于克鲁伦河畔,席中谈论饮酒利弊,一侍宴的奴隶——孤儿,胆敢从旁插话,并与一员大将反复

  • 温迪痕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亦称“温迪罕部”。分布于统门水(今图们江)流域。部人皆以部名为姓氏,为女真族的白号之姓,受封于金源郡。在女真推行汉化过程中,多改为汉姓温。

  • 伯都讷

    地名、地区名。又名那拉洪。位于吉林城北。辖域东西420里,南北170里。东至拉林河(涞流河、兰陵河)五常厅,西接蒙古郭尔罗斯部,南连巴彦鄂佛罗边门(即法特哈边门外荒山嘴子吉林府),北邻拉林河双城厅。唐